-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设计模式应对“农民上楼”现象
社会设计模式应对“农民上楼”现象摘 要:“农民上楼”是在国家出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背景下的特殊现象。由于政策、法律等相关方面的不健全以及农民自身的一些原因,导致出现了某些问题。试从社会策划模式为切入点来探讨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让农民更好地上楼。
关键词:农民上楼 社会策划模式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6-001-02
1 “农民上楼”现象分析
1.1 “农民上楼”
自国家出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以来,一场风风火火的“农民上楼”运动正在全国20多个省市地展开。“农民上楼”指的是将农民搬离原来家宅,集中居住在仿照城市建立的农村社区,统一住上楼房。原有的宅基地被平整,复耕为耕地或者发展为城市建设用地以支持我国的城镇化建设。
200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3%,已产生400多万失地农民,“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以每年平均0.8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预计,2000年至2030年得30年间,全国城市占用耕地将超过5450万亩,届时,我国失地农民群体将超过1.1亿人。
1.2 “农民上楼”的意义
国家:国土部部长徐绍史指出在中国经济发展要用地、耕地和粮食安全也要保证,增减挂钩、让“农民上楼”是解决地方经济发展对土地的迫切需求、缓解用地压力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增减挂钩,大约有2700万亩的农村建设用地将纳入城市建设用地当中,因此“农民上楼”可以说是一次以国家利益出发的运动。
农民:农民集中居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建设用地。对农民来说,告别平房、走上楼房,改善了原有的居住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住进楼房社区,更有利于统一的管理和规划。
1.3 “农民上楼”的问题
(1)暴力拆迁:虽然有关条例规定在集体土地征地过程中,严禁暴力行为的发生,但是有些地方政府和商人为了“业绩”和一己私利暴利拆迁、强制征收,导致了农民自杀以示反抗的悲剧。
(2)差距问题:对于部分农民来说,虽然住上了楼房,但是原有的生产方式并没有改变,一些农民自嘲“扛着锄头上五楼,阳台上面把猪养”。缺乏稳定的收入,生活水平降低,失地后的农民就业质量不高而且存在隐性失业。虽住上了楼房,但是社会保障条件、医疗卫生服务、养老保障等一些社会保障和福利措施的发展都没有“跟上”,与真正的城市居民差距很大。
(3)补偿费用问题:农民虽然通过让出土地获得了政府的补偿款,但是这些安置补助费或者土地补偿费往往是一次性发放给征地农民,且不说这部分补偿款许多农民缺乏有效利用、坐吃山空,很多农民反映就是连住上楼房需要额外支出的费用,比如物业费、取暖费都很难满足。
(4)对生活习惯的影响:住上楼房改变了村落原有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千百年来的居住格局和人际交往方式,对于一些老人来说上下楼梯不便更严重束缚了他们的交往和精神需求,以至于产生心理和精神问题。
2 社会策划模式应对“农民上楼”现象
在土地征用的过程中,有些农民不是自愿上楼,而是被迫上楼,面对暴力拆迁、强迫征用,很少的农民会意识到运用法律和社会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更多的是隐忍退避,有些村民甚至用极端的方式来进行反抗。2009年10月,因补偿款购买不起足额面积楼房,坝头村35岁女子徐传玲自杀、王素梅丈夫组织拆迁队不果沉湖,如此的悲剧还有很多。
住上楼房后,很多农民并没有得到政府原先答应好给予的补偿,因此社区的失地农民陷入一种“闹”的日常化形式——“缠”,他们天天到政府部门“闹”,如果政府人员不予理睬,他们就静坐、绝食,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获得问题的解决,反而是让农民遭受了更大的损失。因此,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维权意识,为农民找到自己的权利代言人和切实的权力维护人,为失地农民以后的生计谋得出路十分重要。在这种情况下,笔者提出运用社区工作中的社会策划模式来应对“农民上楼”问题。
2.1 社会策划模式
社会策划模式也叫社会行动模式,是指在没有采取社区行动之前的策划工作。它要求在理性方法论指导下,依靠专家的意见和知识,准确把握社会工作机构的理念、政策、资源和方向,以此确立社区工作目标。社会策划模式可以满足服务对象的即时需要,而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决定,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以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运用社会策划模式来应对“农民上楼”现象可以让农民更好的上楼,避免农民为了维权作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
2.2 具体应对措施
如何运用社会策划模式让农民更好的上楼,需要“对症下药”,要以“农民上楼”现象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社区工作者通过这些切入点进行介入,才能真正了解问题根源、更好的解决问题。
(1)社会策划模式认为人都是追求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