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试论音乐及文学相互融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音乐及文学相互融合

试论音乐及文学相互融合摘 要:音乐有着很大的联系,二者的相互依赖表现在人类的感情,若语言文字表达不出人们的感触时,就转化并提升到音乐,以这种形式反映人的内心情感。文学思维的开阔和延续其实就是音乐,所以说音乐的阐明和解释的就是文学本身。这些显现出了音乐与文学的相互融合。 关键词:音乐与文学;关系;相互融合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21-01 文学、音乐二者有着很大的联系。在人类文化的连续发展和社会的前进过程中,它们一直都在相互推动中不断繁荣,在相互浸透中不断进步。只有二者相互协作、相互映衬才会诞生出大量优秀的文学著作和音乐著作。 一、音乐与文学具有共同根基 (一)两种艺术都以声音而存在 文学作为形象化语言材料的一种,通过语音而传达,更是语言的具体体现。从文学语言的表达诵读、咏诗两方面来说,我们通常所讲的声音是由语言而传递出来的。文学的本身是没有声音的,但是其中的文字表达总归要通过内心阅读来体现,而在阅读的同时,文本中的节奏、风韵也就随着内心情感一一表露,这就有声音元素的存在了。李瑞的《听筝》,这首诗中明确地描写筝出的声音,从侧面写出了周瑜精湛的音律技艺,从而意象中把美妙的声音展现在人们的眼前。音乐是通过有规则、有织体的震颤而发出的的乐音,这种乐音是用来表达人类思想感情的一种生活艺术,从而能产生无限的魅力价值。文学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实际现实的,表达形式主要为戏剧、诗歌等,借以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和社会生活。这两门艺术的传达都依靠声音,即必须援用声音传达动态的表现力。 (二)两种艺术存在方式都是时间 大多数的文学作品中,文学艺术在时间中接连出现的词语有序结构,文章中的构想、情景安排等,其交接与进展都有着极为亲密的联系。比如“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这是出自《木兰诗》中的一句,其中“旦”表示旭日东升是早晨的意思,“暮”表傍晚,这两个字分别都以时间的形式出现,不仅体现征途遥远,也交代出当时战场的紧张气氛,而且也写出了因情节跳跃而推进的节奏。音乐是门稍纵即逝的时间性艺术,它的艺术形象是在时间的延伸中体现的,所表现的意境是要在时间中体现的。音乐本身就在时间中存在,甚至会随着时间的变动而变得更加有韵味,通过声音的运动反映人对事物的感知,从而感受人的内心感情变化。音乐表现出的时间性很强,很短的时间内,它的每一段音律都会随之时间变动而发生变化,时刻让聆听者感受到时间的存在。 (三)两种艺术的价值都是再创造的体现 文学欣赏是完成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文学作品中的再创造就是在鉴赏的过程中有所体现的。再创造是指在一次创作的基础上,读者根据作品本身的内容通过无数的联想与想象而进行再次创造。而这种再创造是对作品中形象的再次补充,也是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又一次深层挖掘。读者把自己欣赏到的作品,通过想象在自己内心绘制成一幅幅美景,而此时的读者的得到的鉴赏则是文学的再创造。有很多的作品只有读者通过这种自由的个人再创造,从而对其作品精彩的场面加以补充,才能获得和作家一同创造的美妙感和成就感。然而音乐作品的生命与价值都是通过表演中的再创造来实现的,不管它的乐谱有多么地详尽,都不能精确记录音乐所要表现的内在韵律,也体现不出人类感情的性质和其感情色彩。要想使其作品中的乐谱详尽的展现出它的韵味,惟有通过表演者的再创造来实现作品的审美价值。 二、从创作上分析二者的关系 (一)音乐创作源于文学作品 虽然文学与音乐在感知上存在有分辨,但是两者在节律、风韵、情境这三方面都相互贯通,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很多作曲家创作时常常从文学题材中寻找更好的创作元素, 触发自己的灵性,使创作内容得以完美呈现。 在中国,有很多作曲家的创作大部分都是从文学中而获得灵感的。比如,《英雄的诗篇》这是由陈培勋创作的一首交响乐,他的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毛泽东的《六盘山》、《黄鹤楼》、《娄山关》。再比如《秋湖月夜》,这首笛子独奏曲是俞逊发和彭正元的作品,它的创作灵感完全借鉴于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的《念奴譬·过洞庭》。音乐家创作的同时不断竭取中国的文化民族色彩,不仅能够揭示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能使其作品更有一番民族韵味。欧洲音乐史上,如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写的《普罗米修斯》,这首管弦乐曲就是选材于希腊的神话故事。以上所提到的,都一一充分证明了音乐创作深深得依附于文学元素。 (二)文学中的音乐表露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表现方式有很多种,有直接描写、侧面衬托、通过动作间接描写。音乐表达方式则是一种侧面衬托的情感表现方式。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的描写,作者往往会赋予更多的内容,以更多的方式表现出来。用来掌握人物的内心感情,使刻画出的人物更加形象。而音乐则是能勾起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