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同步练习-岳麓版
第三单元
第I卷(选择题)
1.某人想从东向西沿“丝绸之路”考古,他会先后经过( )
A.长安 → 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B.河西走廊→西亚→新疆→欧洲
C.长安 →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河西走廊→长安→西亚→欧洲
2.纸的出现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下列人物中与纸的改进直接相关的是( )
A.屈原 B.张衡 C.蔡伦 D.毕昇
3.董仲舒认为,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设立太学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
5.“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秦王”(见下图)在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史实与此不符的是( )
A.废除丞相 B.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 D.建立皇帝制度
6.秦朝“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于是( )
A.建立皇帝制 B.确立丞相制
C.推行郡县制 D.强化监察制
A.1世纪 B.2世纪
C.公元前1世纪 D.公元前2世纪
8.在秦朝的官僚体系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军机大臣
9.关于我国的科技成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商周时期,青铜制造业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司母戊(后)鼎
B. 华佗因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所以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C.《齐民要术》是张仲景写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D. 蔡伦因发明活字印刷术有功而封侯
10.学会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A、丝绸之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B、北魏孝文帝——民族融合
C、忽必烈改制——多民族关系发展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开元盛世”
11.(2015·湖北黄石)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12.《魏书?高祖纪》记载:“年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此处的“高祖”是指( )
A.刘邦 B.曹操
C.刘备 D.拓跋宏
13.下列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中,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 )
A.奖励耕战
B.规定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C.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D.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14.某历史性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
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15.下列关于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西汉吸取秦亡的教训而采取的措施
B.内容包括减轻赋税、徭役等
C.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D.文景之治时开始实行
第II卷(非选择题)
16.诗词中常将“秦皇”与“汉武”并称,秦朝与汉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
(1)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地方管理体制方面,推行什么制度?汉武帝为了实现“大一统”,在对待王国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秦始皇为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了统一的“秦陶量”、“秦权”和长度计量标准,这在历史上称为什么?汉武帝为了控制全国经济,采取哪些措施?
17. 读“秦朝疆域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秦何时完成统一?请写出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的人物姓名?
(2)秦朝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图中的A、B是长城的起止点,
请问A、B两点分别代表了哪两个地方?
(3)C处是秦朝开凿的著名水利工程,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请问它是哪大水利工程?
(4)秦朝的都城在哪里?
(5)从图中“桂林郡”、“南海郡”、“陇西郡”等可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语文上册《海水》课件3-北师大版.ppt
-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课件-北师大版.ppt
- 一年级语文上册《登鹳雀楼》课件1-北师大版.ppt
- 一年级语文上册《热带鱼》课件2-北师大版.ppt
-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鸡》课件2-北师大版.ppt
- 一年级语文上册《登鹳雀楼》课件2-北师大版.ppt
-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鸡》课件1-北师大版.ppt
- 一年级语文上册《登鹳雀楼》课件3-北师大版.ppt
- 一年级语文上册《海水》课件2-北师大版.ppt
- 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1》教案-湘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华夏之祖课件-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复习课件-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同步练习-岳麓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课件-北师大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中华书局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课件-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课件-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课件-新人教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课件-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