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子教育思想及为政思想关系论
孔子教育思想及为政思想关系论摘要 着重论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与为政思想的关系
关键词 教育思想 为政思想关系
一、孔子的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与为政思想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理想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志向是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德才是指: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即孔子所说的:“若藏武仲之知(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由于“不欲”含有“克己之意”,按“克己复礼为仁”的说法,“不欲”含有可达仁之意,故可解释为“仁”,可见培养具有上述弘道和行道志向与德才的君子或志士就是孔子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孔子的为政思想:孔子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是其他任何一位古人所无法比拟的。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成为中华民族历代王朝政治思想的核心,甚至对整个东方政治理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率先提出了“民本思想”、“以德治国”等先进理念,“正名”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1.正民之道:具有民本精神的政治理念
孔子政治思想中,率先提出了“正民思想”,“政者,正也”(《颜渊》)。这就是说,为政的实质在于使民“正”。只所以要使民“正”是因为在社会中有一个普遍标准,而民尚未达到这个标准,这就要求为政者去正民,使之由不正归于正。而这个正民所要达到的标准就是“仁”。子曰“一日克己复理,天下归仁矣”(《颜渊》)。这句话不但说出了“仁”与“礼”之间的关系,更深刻地指出了孔子思想的深层次目的“天下归仁”。由于民尚未达到“仁”的标准,就需要为政者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这也就是为政的目的。
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对外在物质世界欲望的追求,而是顺应天命,通过对自身道德的提升达到“仁”的境界实现人之所以为人者。“仁”使孔子的学说“一以贯之”,同样孔子的政治思想也是以“仁”为核心的。由“仁”而开出了“正民”的政治理念,确立了仁的政治学说,体现了对民的重视和关怀,他把民看作是社会的基本,为政就是使“民兴于仁”(《泰伯》),使民达到一个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平,使民知道人之所以为人者,实现为人的目的。孔子对政治的这种看法影响深远,使中国古代政治与道德教化密不可分,并且这种民本思想对后来的人民的利益起到了相当的维护作用。
2.礼学思想: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政治体系
孔子的礼治思想在政治上有着很重要的稳定社会秩序,规范社会个体成员行为,调解社会不公正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对君主权威的维护和对等级关系的认定上。
针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现状,孔子提出了重建社会政治秩序的正名论。礼对社会的作用还体现在它的社会调节功能上,礼本身就具有一种社会公正性和调节性。“中正无邪,礼之质也”(《礼记乐记》),礼本身是一种规范它的本质,是中正无邪,它指导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当社会中某一个体成员不依“礼”而行时,就会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谴责和制裁,这种现象来源于礼的公正性,它是礼的作用的外化,这有利于调节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不公平性,使之达到一个相对的公平。
3.为政以德:充分体现道德价值的政治方针
怎么样才能达到“天下归仁”的正民效果呢?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行政思想。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又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礼,齐之以德,有耻且格”(《为政》),在这里孔子指出了为政的具体施行要使用德政,通过施德于民,导民向善,从而达到“正民”的目的。为政者要关心民众的日常生活,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取信于民,使民“庶之”,“富之”进而“教之”,实现教化正民的政治理想;通过选举贤才,任用有才能的人为政,施德于民。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与为政思想的关系
现从“学而优则仕”与“仕而优则学”这两句话来论述孔子的教育思想与为政思想的关系。
(一)“学而优则仕”与“仕而优则学”
这两句话是《论语》———这棵根植于中国文化沃土的不朽巨树上两片常青的绿叶。树根睡了,可树叶醒着;历史睡了,可典籍醒着;孔子睡了,可《论语》醒着。所以,“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城建电子档案工作之我见.doc
-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技术探析.doc
- 培养高等专科院校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以促进就业.doc
- 基于BOT项目高速公路运营资金管理方案浅谈.doc
- 基于BISAR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面层合理厚度探析.doc
- 基于BP模型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预测研究.doc
- 基于BP神经网络品牌竞争力评估探究.doc
- 培养作者队伍是期刊发展保证.doc
- 基于CMMI软件过程改进探析.doc
- 基于Excel铁路曲线计算程序开发.doc
- 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ppt
- 财产保险公司银行保险实务(6.4).ppt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思维导图集.doc
- 江西省南昌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pdf
- 湖北省武汉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人教版(PEP)四年级下册期中模拟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pdf
- 河南省信阳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不含听力原文及音频).pdf
- 高考作文押题30:“中国式现代化”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与热点.docx
- 高考作文押题27:“认知自己,敬畏世界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押题与热点.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