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思索
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思索摘 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应从多个方面着手,对大学生产生挫折现象进行分析, 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困境与挫折,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抗挫折教育;挫折观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肩负着建设祖国未来的希望,也是受新时期、新思想影响的新一代。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网络、报刊、书籍等等的各种传媒不断地曝出“80后、90后”的思想、行为的弊端。作为民族的希望、国家未来的力量,怎样被培养成高素质、高质量、健康、向上的大学生这一话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注重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等、积极向上的社会形态。”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则是重中之重。
一、当代大学生面对挫折的主要表现
21世纪是社会大发展时期,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个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挫折和挑战层出不穷。他们在年龄上恰逢心理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没有完全成熟这一特殊时期,部分大学生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呈现弱化的趋势,这在他们受挫后,大多会产生自卑、焦虑、孤独、退化等等的情绪反应,更有甚者会走向自杀的境地。
大量数据向我们展示了大学生遇到挫折呈现出:第一,有挫折感的人数增多。2003年,我国一项对1.4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17%的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全国大学生中因心理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4.4%且成逐年上升趋势。 第二,挫折感的来源扩大。大学生受挫范围主要集中在校园生活中的学习受挫、恋爱受挫、人际关系、就业受挫等,而现在由于学生活动的空间、领域不断拓展,受挫的范围也由校内扩大到校外。第三,受挫的后果加重。少数受挫者表现为萎靡不振,严重的还出现违纪或违法,更有甚者出现自杀或杀人的异常行为。台湾成功大学行为医学研究所近日在全岛范围内抽取了384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在调查时间点的前一周自杀未遂的有1%,过去一年尝试自杀的大学生竟高达10.2%。惊人的数据反映出我国大学生挫折承受力问题的严峻性。
所以,透视大学生挫折现象,研究大学生挫折规律,解析大学生遇挫的心理状态,引导大学生战胜挫折,是当前高校对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分析
我国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能否适应并有效地把握这个时代,对每个人都是一个考验。 对于正处于成长敏感期的大学生,压力感尤为显著。这个时候,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心理承受能力,就成为了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然而高校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重视度存在着不足,是大学生抗挫能力弱化的内在原因之一。一份对浙江省4所高校大学生“如何评价学校在培养学生抗挫能力方面的重视程度和实际体现程度”等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工作状况很不如意,只有17.3%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很重视”和“较重视”,10%的人认为本校教育过程中已经“充分体现”和“较好体现”了这方面的工作。学校教育作为大学生受教育的主要环节,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大学生挫折教育方面存在着不足不能不引起学校工作者的重视。
首先,学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需要进一步改进。传统“接受式学习”是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主导的甚至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在对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演绎推断能力和系统思考能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显露出了它的不足,把学生的知识学习置于学生生活中的大部分,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培养,消减了学生的创新与创造潜能的开发。为了大学生能成为合格的建设者,作为教育者应该努力改变教育观念,积极改进接受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其次,管理规章制度有待进一步的合理化。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学生的挫折心理与学校各层次组织所采取的管理方式有关。有效的管理能减少矛盾,也容易解决学生的挫折,反之就会激化矛盾,也很难解决学生的挫折感。硬性的制度管理有其优势也有其弊端,主要是缺乏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优胜劣汰。现在多数学校还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用权威、控制、惩罚的方法管理大学生,形成了学校管理体制与学生满足动机的方式之间的严重冲突,从而使大学生产生挫折感。比如同学因为某件小事而违纪,学校便给予惩罚性的处分而不是进行说理教育,这无形增加了这位同学的心理创伤,使其产生不必要的扭曲心理。不少在家庭中缺乏挫折教育的大学生,一旦进入学校,进入群体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