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苏省新联中学伊梦文学社专页.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新联中学伊梦文学社专页

江苏省新联中学伊梦文学社专页零点的灯光 初三(4)班 钱林飞 黑夜像层层棉布,笨重地压在人身上,让心几欲窒息。马路上街灯散发出昏黄的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墙壁上留下个孤单、清冷的身影。 “咚……咚……咚……”整好十二下,心里默默地数着。这子夜的钟声,一下子惊扰了我原本不多的睡意。想起还没完稿的作文,于是索性坐直了身子,准备涂上几笔散漫的思绪。随手拧亮台灯,顿时金色的光芒插进黑暗,刺痛了我的双眼。闭目缓了一会儿,才披衣下床,只觉得那束温馨的光照外有股寒意向我袭来,心中莫名地浮现出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来。 先说说那个两岁的佛山女孩——王悦吧。据媒体报道,小悦悦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人性的深刻反思,至于是否真的引发我并不知道;我只是失望地觉得下次再遇到“小悦悦事件”时,恐怕八成以上的人还会选择逃避。试想,十九个人中竟然只有一个伸出援手,还是一个拾荒的婆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1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或有13.3亿的人都听不见一个无助幼儿对生命最后的呼唤!难道这就是几千年来以礼仪之邦闻名遐迩的中国? 所幸,生活的天空并不全是冷漠的阴霾。同是2011年的10月发生的另一起车祸,却让我们看到了山东“最美女孩”刁娜的大爱之心。刁娜也是一个亲眼目睹车祸的人,而且是在车流不息的危险路段,然而她所做的却与“小悦悦事件”中的十八位路人截然相反。录像上看到的是她直接跳下车,奔向倒地的伤者,没有顾虑,不计“后患”。她用身体护住伤者,指挥过往车辆绕行,以至于自己被一辆疾驰而来的小轿车撞得小腿粉碎性骨折。可她毫不后悔,理由铿锵——一条腿换一条命,值! 同样是车祸,为什么却折射出两种天壤之别的人性?我一时无解,只是静静地注视着灯光——明亮的灯光外,大片的阴暗散落在各处。没有顾及寒冷,我径直走到窗前。夜色中仿佛潜伏着一只巨大的怪兽,而寥寥几盏路灯却像是手一碰就能碎掉,将夜色渲染得更加凄凉。目光回转,瞥到了白日未看完的一卷书上:万顷的颤动——漆黑的岛边/月儿上来了/生之源/死之所。 我愣在原地,忽然满腹悲伤。是地球造就了我们,我们却注定要死在这里。不是肉体,而是精神。我们自己造就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却在最后将自己推入精神的坟墓? 灯光静静地照耀着,没有任何的动静。我恍惚间碰到了桌角另一盏台灯的按钮。霎时,整个房间一片光明。这黑夜中突然扩大的光明,使我内心猛地一颤,我不觉睁大了眼睛,眼眶中竟有些晶莹。 我知道,一盏灯必然不能照亮这世界。那两盏呢?两盏不行,那三盏,四盏呢……一个人不能支撑起整个道德大厦,那就召唤更多的人一起来吧!每一个人都用自己道德的光芒照耀到自己能覆盖到的哪怕一小寸土地,到最后,全世界都会为我们的耀眼而感到震惊! 零点的灯光静静地照耀着,在这清冷的寂夜里,令我倍感温暖。我不知道是否还有人在零点醒着,但我坚信,灯光的温暖无论在多么寂寥寒凉的深夜终会传到人们的内心。即使,它在灯火稀疏的零点! [点评]本文构思巧妙:以灯光为线贯穿全文。从寒凉、孤独的子夜灯光起笔,引发出对社会热点的回忆,最后又落笔于满室通明的灯光,并从灯光中读解出对人性冷漠的反思、批判与期待。题目中的“零点”与“灯光”,都是一个灵巧的隐喻。正如作者在文章中多次借助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展现的那样,零点的灯光是孤独而清冷的,这个灯光成了作者思考的背景与情感驰骋的舞台,既渲染了事件叙述的心理氛围,又为结尾富有哲思的抒情议论作了铺垫。如果说小悦悦事件让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深夜,那美丽的刁娜则让我们看到了那黑暗中温暖人心的灯光。因为这灯光外仍是大片冷漠的黑暗,所以小作者尽管议论的文笔尚显稚嫩,但那种关注社会、直面现实的社会责任感与人道情怀还是让我们倍觉珍惜。 (指导老师:王俊杰) 面对母亲的目光 初三(1)班 周慧敏 当炎炎盛夏渐渐淡去,九月的清风悄悄地吹拂,初三年级也骄傲地宣告了它的到来。于是乎,书包的重量又增加了许多,小小的书房被灯光充斥成白昼,一沓沓厚厚的学习资料趾高气扬地望着我,我的心莫名地烦躁起来。 每天晚上,当打着“投降”字号的小白旗在心中快被举起时,母亲总会拿着一杯牛奶来到桌边,看我小抿一口后,仍久久不肯离去。我抬起头,与母亲灼热的目光不期而遇,我立马躲闪开了。内心的燥热让我不想面对任何东西,包括母亲的目光。于是,我埋下头,装着看书,叫母亲赶紧出去。掩门的那声清响毫不留情地隔绝了母亲那道依恋的目光。 周末,看了一上午的书,眼睛异常干涩,只得闭目养神。忽然身旁传来了窸窣的声响,朦胧中感觉到母亲悄悄走了进来,驻足在了桌边,然后没了动静。浑身不自在的我睁开眼,原来母亲就站在我面前。我恼怒地瞪了一眼:“你这样看着我,让我怎么养神?”顿时,母亲像犯了错的小孩子一样,惊慌地收回目光,轻轻掩上门,留下一声如树叶坠地般的轻叹。 又一个周末的傍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