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医疗损害法律规定及其诉讼风险应对
浅谈医疗损害法律规定及其诉讼风险应对摘 要:近年来,医疗纠纷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医疗损害责任的相关规定,也随着《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变得明朗。2010年《侵权责任法》对医疗损害责任重新作出了规定,形成了统一的医疗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在新规定的指引下,医疗机构、患方、鉴定机构的诉讼风险应对是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医疗损害;责任;诉讼;风险应对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141-02
诉讼的目的在于理清案件事实的真伪、解决纠纷,证据法规范体系围绕着诉讼目的的实现,分配因案件事实真伪不明而产生的法律风险而建立。近年来,医疗纠纷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医疗损害责任的相关规定,也随着《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变得明朗。
一、医疗损害相关法律法规演进
1987年,《医疗事故处理办法》颁布并实施,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取代《医疗事故处理办法》。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依照该通知,因医疗事故诉到法院的,参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
为避免患者相对于医疗机构的弱势地位导致的实体不公,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4月1日颁布实施《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按照该规定,证明责任由医疗机构承担。
2010年7月1日施行的《侵权责任法》对医疗损害纠纷中的证明规则再次作出了新规定,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医疗损害证明责任归责体系。从整体上说,《侵权责任法》明确的医疗损害诉讼证明责任原则较之2002年《证据规定》的证明责任原则,减轻了医方的证明责任。
二、《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规定的积极作用
(一)《侵权责任法》形成了统一的医疗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
在侵权责任法实施以前,医疗纠纷的解决具有二元性。一表现为医疗过错被二分为医疗事故过错和其他医疗过错;二表现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赔偿项目和标准不同。2010年《侵权责任法》专设“医疗损害责任”一章,明确将医疗事故和其他医疗损害均纳入医疗损害责任范畴进行规定,避免了医疗纠纷案件在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难的问题。
(二)《侵权责任法》厘清了医疗损害的归责原则
《侵权责任法》第54、55条规定了过错责任原则;其次,第56条规定因药品、医疗器械的缺陷造成损害的,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实行无过错责任。同时,立法者考虑到实践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第58条又规定了例外的过错推定责任,即“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诊疗规范的;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推定医务人员有过错。
(三)《侵权责任法》对医疗损害纠纷的法律具体规定的进一步完善,使医疗损害的诉讼路径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
第一,《侵权责任法》明确医疗机构法定免责情形,强调对医疗机构的合法医疗秩序的保护。首先,《侵权责任法》赋予医疗机构“紧急救治权”。同时,其第60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第二,《侵权责任法》针对当前少部分医疗机构因经济利益或规避医疗责任,要求患者支付超出实际需求的医疗检查服务费用的行为,第63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第三,《侵权责任法》强化了医疗机构的说明、告知义务。第55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通过此法律高度的工作要求,有利于医务人员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医疗卫生行业诊疗规程的进一步完善。
第四,《侵权责任法》增加了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其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根据上述规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掌握的各种隐私信息不得向外公开、披露;未经患者同意不得公开其医学资料;同时要求,未经患者同意,医疗机构实习生或其他非医务人员不得对患者诊疗过程进行观摩。
第五,《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了因消毒药剂、医疗器械、药品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不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
三、《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规定的消极作用
《侵权责任法》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患方诉讼的积极性。在《侵权责任法》实施以前,医疗损害证明责任以过错推定责任占主导,但以诉讼的方式解决的医疗纠纷占各医院医疗纠纷总数的比例畸小,说明患者不习惯于采用诉讼这种高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论施工临时用电通病及防治措施.doc
- 浅论构建及谐社会及其哲学基础.doc
- 浅论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遇到挑战.doc
- 浅论榆树市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措施.doc
- 浅论欧盟气候法法律框架及规制手段.doc
- 浅论歌唱旋律中怎样建立正确音高概念.doc
- 浅论混凝土二次振捣施工技术.doc
- 浅论激情教育在英语课堂中应用.doc
- 浅论烧结类生态节能型建材产品营销模式.doc
- 浅论火力发电厂灰库结构设计研究.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