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榆树市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措施
浅论榆树市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措施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是农业基础设施的主体和中心环节,农田水利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影响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榆树市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市),水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榆树市农村农田水利建设调查,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影响建设的问题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1 榆树市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
榆树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是吉林省最大的县级市之一,也是吉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全市土地面积4722平方公里,辖4街道15镇9乡1民族乡。榆树市境内有大小河流64条,设防洪堤防的河流7条,堤防总长438.95公里,共有穿堤建筑物130多座;全市共有中、小型水库59座,总库容22585万立方米;全市有国营灌区10处,设计灌溉总面积49308公顷,共有水田面积60000公顷,全市易涝耕地130万亩,有44万亩得到治理,全市共有水土流失面积864平方公里,已治理147平方公里;全市水资源总量6.691亿立方米(地表水3.4亿、地下水3.65亿),人均水资源总开发利用量为3.4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仅为500立方米。我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为38万人,已解决1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榆树市农田水利工程整体上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卡岔河堤防急需治理,灌涝区基础设施急需配套,还有71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没有治理,尚有2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没有解决,今后的水利工作任重而道远。水土资源的开发也伴随着与水早(旱)灾害的斗争。人口的增长又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特别是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大部分地区降雨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
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排灌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既造成排涝能力弱,农田积水无法排出,又导致提灌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2.2 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
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2.3 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
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随着农村绝大多数强壮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农村小型水利投劳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村以下小型工程投劳的组织难度明显加大,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后,筹资筹劳总量有限,能够投入农田水利的资劳微乎其微。
2.4 农民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下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粮价已经放开,特别是加入WTO后,外国的农产品已经占领了我国的部分市场,加之农民增收缓慢,种田的积极性不高,使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3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榆树市要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需要认真开展对灌、涝区的普查,制定好秋冬两季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本着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对全市各灌区涝区实施清淤排涝基本农田工程建设,特别是要精心组织做好松榆灌区杨家电灌站渠系改造工程建设,对全市江河堤防实施除险加固、增高培厚。确保广大农民增产增收。
通过这些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增强我市“三农”发展后劲的基础,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进步、民生发展起到保障作用,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建设现代新型农田水利,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3.1 广辟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调动群众积极性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的财力有限,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力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作为政府应该积极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通过利益诱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2 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心岛开发环保工作探究.doc
- 江森自控在冷机群控方面主要控制策略.doc
- 江汉平原棉麦套种方式下小麦对养分利用效率.doc
- 江苏万鑫“危”中寻“机”.doc
- 江汉平原棉麦套种方式下小麦施肥模型建立及其应用探究.doc
- 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doc
- 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影响实证检验.doc
- 江苏省新联中学伊梦文学社专页.doc
-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态势及对策建议.doc
- 江苏省淮安市户用秸秆沼气示范点介绍.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