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检测卷-(新版)粤教沪版.docVIP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检测卷-(新版)粤教沪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检测卷-(新版)粤教沪版

第二章单元检测卷 (100分,90分钟)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2.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失聪后,为了“聆听”谱写的乐曲,将硬棒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嘴中。这说明(  )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C.固体传声效果好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反射 4.如图所示,小丽唱不上去的原因是“高原”的(  ) (第4题图)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好 D.声速快 5.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已建成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察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 6.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第6题图) A.甲: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丁: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具有能量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D.声音是一种波 8.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 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C.“闻其声 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 9.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回声来测距离。一座高山,看上去很近,走了好久还走不到,“望山走死马”,距离有多远呢?不妨请“回声阿哥”来帮个忙:对着高山大喊一声,听一下回声,记下两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就可以估算出距离了。如果一人对着高山呼喊,若经过10 s后听到回声(声速为340 m/s),那么我们可以断定(  ) A.高山距离我们1 700 m B.高山距离我们3 400 m C.高山距离我们170 m D.高山距离我们340 m 10.星光中学有一个150 m×70 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吴老师绕操场一周试听了一下,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 A.乙和丁 B.甲和乙 C.丙和丁 D.甲和丙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 A.频率较低的 B.音调较高的 C.能量较小的 D.响度较小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2.把一根长管的一头插入水中,另一头放入耳中,就能听到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传声,声能够传递___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接通电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叫实验推理法,又叫理想实验法。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4.如图所示,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填“响度”“音调”或 15.小丽用两把伞做“聚音伞”的实验,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两把伞,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到了手表的嘀嗒声,当把左边伞拿走后,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可以发生反射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________,生活中的________应用与这一原理相同;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________。 16.雅西高速公路在靠近村庄的公路两旁安装有高大的隔音板,这是在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在城市某些街道旁安装有如图所示的标志,这是在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题12分,共36分) 17.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v: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 1 450 冰 3 230 水(15 ℃) 1 470 软橡胶(常温)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