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录-柴油车用不透光式排气烟度计
附錄、柴油車用不透光式排氣煙度計
適用範圍:此說明適用於量測柴油汽車排氣煙度之不透光式排氣煙度計。
用詞定義
2.1 透光率(Transmittance,τ):指光源經廢氣遮斷後到達接收器之比率,以百分比表示,計算公式如下:
I與I0分別為接收光源與發射光源。
2.2 不透光率(Opacity,N):指光源經廢氣遮斷後被阻擋到接收器之比率,以百分比表示,計算公式如下:
N=100-τ
2.3 有效光徑長度(Effective optical path length):光源發射器與接收器間之廢氣通過之長度,單位以公尺(m)表示。
2.4 光吸收係數(Light absorption coefficient, k):指光源經廢氣遮斷後衰減之量化程度,單位以m-1表示。
基本規範
3.1 受測氣體應封閉於一個內表面不反光之容器內。
3.2 透過受測氣體決定有效光徑長度時,需加以考慮可能影響的裝置,藉以保護光源發射器與接收器。
3.3 有效光徑長度應標示於儀器本體及廠商規格文件內容。
3.4 廠商除非特別聲明不透光式煙度計僅能適用低範圍之光吸收係數量測範圍,否則皆可量測0m-1至10m-1範圍之光吸收係數。
3.5 不透光式煙度計之量測顯示解析度應可達0.01m-1。
3.6 不透光式煙度計之零點與全幅點之漂移,於1小時內不得超過0.025 m-1或全幅點之2%。其中零點與全幅點之漂移範圍以前述兩者之光吸收係數較小者為主。
構造
4.1 不透光式煙度計之各部名稱:如圖1所示。
4.2 組成:不透光式煙度計係由採樣管、煙室、光源發射器、光源接收器、光吸收係數指示部及電源部分等組成。
圖1 不透光式排氣煙度計各部裝置示意圖
說明:1.平行透鏡。
2.外界空氣。
3.光源發射器。
4.煙室。
5.光源接收器。
說明:此構造係以分流式(Partial Flow)之不透光式煙度計為主。
4.3 採樣管:
4.3.1 採樣管應裝置並固定於排氣管,並盡可能與排氣管同心,且距離受測車輛之排氣管壁至少5mm。
4.3.2 採樣管插入排氣管中之深度,應以排氣管徑之3倍以上,6倍以下之長度為主。
4.3.3 採樣管應不受環境空氣及壓力影響,且材質應以較不會累積與滯留粒狀污染物為主,必要時得使用儀器製造商所提供之產品。
4.4 煙室
4.4.1 煙室係不透光式煙度計之內部構造,具有光源發射器與光源接收器。
4.4.2 應將煙室內部之光線反射或漫射對接收器之影響減至最低。
4.4.3 不透光式煙度計之設計應確保試驗車輛於穩定轉速狀態下,進入煙室內之氣體,為均勻之不透光率。
4.4.4 當廢氣開始進入煙室後,需於0.4秒內充滿煙室。
4.4.5 當廢氣均勻充滿煙室後,煙室內之壓力與環境之大氣壓力需相差0.75kPa以內。
4.4.6 需具備量測煙室內溫度之功能。
4.5 光源發射器
4.5.1 光源發射器之色溫應介於2800°K至3250°K範圍之白熾燈,或綠色發光二極體之光譜波長介於在550nm至570nm。
4.5.2 確保光源發射器不受黑煙影響,且有效光徑長度不得逾廠商規定範圍。
4.5.3 光源發射器應為容易清潔之構造。
4.6 光源接收器
4.6.1 光源接收器應由光電池組成,並具有相當於人眼視感度之感度特性。所謂視感度係為對550~570nm範圍之波長具有最高感度,而對430nm以下及680nm以上之波長範圍之感度,應不得超過最高感度之4%之感度特性。
4.6.2 光線行進方向應與光源發射器及光源接收器平行,其行進方向與光源發射器及光源接收器之偏離角度不得大於3度。
4.6.3 光源接收器應為容易清潔之構造。
4.7 光吸收係數指示部
4.7.1 顯示範圍應介於0m-1至5.5m-1以上。
4.7.2 儀器暖機過程不得顯示任何數值。
4.7.3 量測過程應能顯示及記錄光吸收係數之最大值。
儀器校正
5.1 當清潔空氣均勻分佈於煙室時,光源接收器與光吸收係數指示部應可調整,以進行零點校正。
5.2 當關閉光源發射器或放置全幅點校正用濾光器時,光源接收器與光吸收係數指示部之電路應可調整,以進行全幅點校正。
5.3 儀器應可於量測前進行零點及全幅點的全自動或半自動調整。
5.4 進行跨距(SPAN)校正時應將校正用濾光器放置於煙室中進行量測,其光吸收係數指示值與校正用濾光器標示值之偏差,應於±0.05m-1以下。
5.5 進行跨距(SPAN)校正時,煙室應充滿清潔空氣,且校正過程不需任何工具及拆解儀器。
性能與精度
6.1 性能
6.1.1 暖機:儀器開啟電源後,應於15分鐘內使煙室內之溫度達到70℃以上。
6.1.2 重現性:使用光吸收係數介於1.4 m-1至2.0m-1範圍內之校正用濾光器,進行連續4次讀值,其校正用濾光器標示值與每次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