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探讨.doc
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探讨
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是双边经济合作不断加强的必然结果。回顾双方经济合作的进程,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经济联系始终是与政治关系的变化交织在一起的,受其支配,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阶段:
1、彼此对立阶段
在1967年东盟成立时,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主要受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的左右,冷战的铁幕将东盟与中国隔开,政治上长期对抗。很长时期里,双方的经济关系难以得到正常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贸易往来主要依靠间接贸易(通过香港和新加坡两个自由港); 二是贸易额起伏很大。
2、初步发展阶段(70年代的中期到末期)
70年代,美国开始减少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并迅速改变了中美关系,消除了东盟与中国之间的一些重要障碍。与此同时,越南入侵柬埔寨,并恶化了中越关系。国际环境的改变、共同的战略利益使中国和东盟的关系迅速得到改善和发展,双方在政治上开始走向和解。1974年,马来西亚率先与中国建交,次年,菲律宾和泰国也与中国建交。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改善,双边各种经贸往
来也开始发展。这一时期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的主要特点是贸易额增长很快。
3、全面发展阶段(80年代初至今)
这时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快速发展,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调整了外交政策,同一时期,东盟国家的经济也得到较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关系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首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快速发展。贸易额由1991年的80亿美元左右增加到2005年的1304亿美元,增长了15倍。目前,双方已互为对方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地。
其次,从贸易商品的构成看,在90年代以前,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主要是农副产品和轻纺产品,从东盟进口的主要是原料产品。近年来,中国对东盟出口的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逐步增加。机电产品贸易额在1999年和2004年占双边贸易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4%和57%,年平均增长率为45.7%,超过了所有产品贸易的增长率。这说明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的贸易商品构成己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业制造品的比重在上升,产品档次在不断提高。
再次,中国与东盟的投资关系不断密切。截至2006年上半年,东盟对华实际投资累计达400亿美元。中国企业对东盟的投资也出现了快速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东盟国家作为主要投资目的地。
此外,在劳务合作方面,东盟是中国最大的海外承包工程市场。其中新加坡是中国外派劳务最多的国家。同时,在科技合作以及教育和培训方面的合作也广泛开展起来。
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阶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初始于1999年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三次中国和东盟领导人会议。当时,东盟刚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恢复,对金融危机的危害及经济脆弱性有切肤之痛,急需通过地区经济合作来抵御外来风险。而中国在金融危机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不仅减弱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东盟国家普遍希望中国在地区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与东盟加强经济合作的想法呼之欲出。2000 年11月,在新加坡召开的东盟与中、日、韩三国峰会期间中国政府总理朱镕基首先提出进一步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并建议成立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2001年3月2 8日,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在吉隆坡正式成立。2001年10月,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提出研究报告,认为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双方是双赢的决定,建议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表明双方贸易有两大特点:一是互补性非常突出,二是贸易潜力大。2001年11月,在文莱召开的中国和东盟领导人会议,批准了双方经济专家组的报告,同意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朱镕基总理在10+1 会议上提出三项建议,一是确定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重要合作领域;二是建立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三是加强政治互信与支持。
在2002年11月4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朱镕基总理提出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建议。会议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东盟新成员(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计划2015年建成自由贸易区。该协议于2003年7月1日开始实施。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补性
中国与东盟在自然资源、产业和贸易结构以及商品市场上的互补性是双方经贸发展的基础,以此带动的区域内贸易的发展,成为贸易区建立的前提。在比较优势方面,中国与东盟各国既有竞争又有互补,只有全面了解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优势,才能更好的进行国际分工,创造并分享贸易区的经济福利。
2. 经济发展水平互补
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使中国得以在多个层面上与东盟各国发展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MOSS开发]-母版页的应用.doc
- [SharePoint 工作流] 如何设计一个通用的多级多审核工作流程(三):工作流开发.doc
- [原创]语文创新与模糊教学..doc
- [政工论文]试论多校区大学生党建工作.doc
- [教育名家]访窦桂梅.doc
- ·浅谈基于精益生产的生产流程优化研究.doc
- ××县国税局税收征管情况汇报.doc
- ××市三农工作汇报.doc
- ×医院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医院的情况汇报.doc
- ×县四五普法工作情况汇报.doc
- 市科技局副局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式上的讲话1.docx
- 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docx
-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2025年作风建设专题“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材料(八项规定).docx
- 在县政府全体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docx
- 关于我市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 在某某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上的讲话.docx
- 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的研讨发言材料1.docx
- 商务局委员会(商务局)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工作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