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与亚洲金融合作的分析.doc
中国与亚洲金融合作的分析
一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刺激。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使亚洲各国萌生了加强金融合作,维护金融稳定性的念头;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的要求。时至今日,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为标志,本地区的经济、贸易一体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区域内的贸易额成为本地区贸易的最大驱动力。经济联系的进一步深化对本地区金融合作的加强也提出了要求。这和欧洲经济一体化与货币一体化的联系是一致的;三是本地区政治经济力量与地区民族主义的崛起。亚洲地区尤其是东北亚地区是近20年来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再加上本地区曾经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历史,因而经济的复兴很容易伴随着民族主义的苏醒,并进而兴起挑战和改变世界现存经济秩序的冲动。尽管动机各有不同,但加强金融合作却是挑战现存世界经济金融秩序的一个可选择的途径。
正如我们在考察国际金融合作的历史案例时所指出的那样,考察亚洲金融合作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就不能不考虑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变化及其对亚洲未来新秩序的影响。
一、中国在亚洲的地缘政治与经济背景
(一) 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就是一超多强。美国在冷战、海湾巴尔干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中接连获胜,并结合90年代其新经济的推动,已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欧盟的建立使得欧洲在经济总量上已经超过美国,但由于欧盟仍然是个主权国家联合体,在外交上还远远没有达到用一个声音说话的地步,英国作为欧洲传统大国,是美国在欧洲的坚定盟友。原苏联集团各国例如波兰、捷克等国对美国、欧盟的态度也是首鼠两端,并且欧洲的防务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美国,因此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在可预见的将来,想要在政治上和美国平起平坐还不太可能,这自然会影响到欧盟在世界事务中的发言权。目前欧盟就是否解除对中国的武器禁运问题进行酝酿。美国对此必然会施加压力进行反对。因此最终结果如何可以看作是欧洲外交、防务是否独立于美国的一个试金石,也是中美欧三方实力在外交领域的展现。
和美欧相比,亚洲的情况显得更为复杂一些。一方面,亚洲潜力巨大,这里聚集了世界60%的人口,该数字在本世纪中期将达到2/3。另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亚洲的GDP 在世界GDP 中所占的比例已从1950 年的19%上升到1998 年的33%,到2025 年将达到55%至60%。而到2002 年底,全球外汇储备有58%掌握在亚洲国家手里,其中日本、中国分别占19.3%和11.3%。可以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亚洲的整体经济力量已经和美欧不分上下,由于亚洲地区同时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欧也是迟早的事情。
但同时,亚洲力量却相当分散,除了东盟外,亚洲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经济联合体。另外,亚洲地区也是全球潜在冲突风险最高的地区,朝鲜半岛台湾海峡中亚地区克什米尔中东地区都是潜在冲突的蛰伏地区。亚洲也是多种族、民族、宗教和文化的汇集地,并且在有关历史问题上的见解也没有达成一致。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亚洲在一体化上面还有着相当大的障碍需要克服。
(二)中国的亚洲地缘政治经济环境
中国处在一个非常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中。一方面,中国周边汇集了全球增长最强劲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传统的四小龙以及新兴的东南亚小虎,具有深厚潜力的印度,经济实力排名世界第二的日本以及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中亚国家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另外一方面,正因为该地区几乎所有经济体都处于经济起飞阶段,而日本显然由于种种原因限制而无法充当地区领袖的角色,这就造成了该地区处于缺乏霸权国家这样一个典型的霸权不稳定状态。而这一权力空白却由非本地区的美国来进行填充。
亚洲主要经济体(包括俄罗斯)均取得了相当的发展速度,其中从1995-2002 年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印度分别以年均8.4%、5.9%和5.5%的成绩位列3甲。这种速度上的优势通过占世界总产出比例的上升反映出来。同期以GDP 衡量的中国产出占世界总产出的比例从2.4%上升到3.8%,印度从1.2%上升到1.5%,而日本则从17.9%下降到12.3%,东盟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新加坡)则从2.1%下降到1.8%。这表明中国、印度因为较高的增长率,已经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相对中国、印度而言,日本和东盟的经济地位有所下降,尤其是日本,由于 90 年代经济停滞不前,占世界产出的比重竟然下降了近 5 个百分点,尽管如此,日本仍然在亚洲经济中位居前茅,其总量是中国的3 倍有余;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意味着亚洲的经济乃至政治版图将会继续发生大的变化和波动。如果各国经济组长继续保持目前的平均速度,那么年左右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赶超日本位居亚洲第一,在2060 年左右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二、中国在亚洲的地缘政治经济关系
(一)两岸三地(大陆、香港和台湾)的地缘政治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harePoint 工作流] 如何设计一个通用的多级多审核工作流程(三):工作流开发.doc
- [原创]语文创新与模糊教学..doc
- [政工论文]试论多校区大学生党建工作.doc
- [教育名家]访窦桂梅.doc
- ·浅谈基于精益生产的生产流程优化研究.doc
- ××县国税局税收征管情况汇报.doc
- ××市三农工作汇报.doc
- ×医院创建绿色文明示范医院的情况汇报.doc
- ×县四五普法工作情况汇报.doc
- α1AAR阻滞剂对HRS大鼠肾淤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oc
- 市科技局副局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式上的讲话1.docx
- 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docx
-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2025年作风建设专题“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材料(八项规定).docx
- 在县政府全体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docx
- 关于我市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 在某某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上的讲话.docx
- 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的研讨发言材料1.docx
- 商务局委员会(商务局)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工作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