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嘉兴市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探究.doc
嘉兴市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探究
一、主导产业选择的基础分析
1、嘉兴经济发展现状
嘉兴市2001年所辖五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前50名。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43.10亿元,同比增长13.7% ,全市人均GDP40100元,增长率为13.40%。2006年与2001年相比,五年时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20.55% 。2006年,嘉兴经济发展实现了多赢局面,不管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还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取得了明显成绩,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大幅提高。表现为:农村经济发展稳定,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服务业发展迅猛,第三产业正在加速形成。
2、1978~2006年嘉兴市产业结构发展变化
数据显示,2006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86.5亿元,增长3%,种植结构继续优化,高效农产品生产加快增长;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06.21亿元,增长15.5%,工业增加值724.99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637.29亿元,同比增长22.6%。轻、重工业分别实现总产值1485.57亿元和1151.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和26.1%,纺织、电力、皮革、化纤、服装业和化学工业六大行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2.9%。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582.14亿元,增长30.7%;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299.96亿元,增长37.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0.42亿元,增长12.7%,三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日趋加大。[1]
嘉兴位于长江三角洲南沿杭嘉湖平原,其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为主,长期以来一直是全国粮食生产的基地。上世纪80年代,嘉兴的粮食还占浙江省外调粮食的40%。经过二十多年的调整与发展,嘉兴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从总体上看,嘉兴三次产业呈现出大多数工业化进程中地区的基本特征,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由1978年的49.89%下降到2006年的6.46%,第二产业自1980年超过农业以后一直处于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第三产业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2006年达到了33.54%。
图1 1978~2006年嘉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资料:根据《嘉兴统计年鉴》、《嘉兴统计公报》整理得到。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嘉兴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产业升级缓慢、第三产业不够发达。近10年来,嘉兴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集中、高新技术行业发展不快,产业调整的速度与周边城市相比还比较慢,且制造业规模较小。第三产业发展也相对不快,总量和比重提升不大。要使嘉兴经济能够能够打破发展中的各项瓶颈,在长时期持续发展,必须在不同阶段发展一些主导产业,使之成为未来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否则,嘉兴经济的发展就会失去后劲,甚至会走向衰亡。因此,选择符合自身特色的主导产业,并给予重点扶持和培植,对嘉兴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4]
二、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研究
主导产业的选择是产业结构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中自然就会引申出确定所需扶植产业的选择基准问题。对于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学术界已经有了许多的研究。
此后,很多经济学家和学者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其他一些选择基准,较有影响的有:比较优势基准、边际储蓄率基准、货币回笼基准、就业与节能基准、生产要素持续基准、产业链延伸效应基准等。[3]
我国经济学家周振华博士分析了传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在部分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失效的原因,结合中国国情,以缓解结构矛盾、推进整个产业发展为分析框架和逻辑起点,提出了主导产业新的选择基准假说,即:增长后劲、短缺替代弹性基准和瓶颈效应基准,即所说的周振华三基准。
基于嘉兴经济发展的现实和对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比较研究,本文确定以周振华三基准作为嘉兴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2、周振华三基准
周振华三基准的构造是以结构矛盾的缓解来推进整个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为基框架的,其主要立论是:(1)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有效供给不足,而不是有效需求不足。(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而不是总量矛盾。(3)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瓶颈制约,而不是笼统的资源制约。
增长后劲基准是指从供给的角度来说,不应只从单一产业的生产率上升幅度,而应从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来考虑选择基准。增长后劲就是指一个产业的发展能够为产业体系整体发展提供深刻和长远影响的力度。以增长后劲作为基准选择主导产业时,应重点扶植那些对整个产业体系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主导产业。即使这些产业的生产率上升幅度并不大,但它们所创造的供给具有支撑整个经济持续增长的功效。
短缺替代弹性基准是指从需求角度来说,也不能只考虑单个产业产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