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宣城地区两系杂交水稻特征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doc

宣城地区两系杂交水稻特征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宣城地区两系杂交水稻特征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doc

  宣城地区两系杂交水稻特征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   摘要对宣城地区近几年来种植的两系杂交稻的主要特征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其关键栽培技术措施,以供 参考 。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特征特性;关键栽培技术;安徽宣城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两系杂交水稻育种的快速 发展 ,两系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迅速递增,2001—2004年长江中下游稻区两系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在100万hm 2 左右,2007年达197万hm 2 ,近3年全国两系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更是以每年逾66.67 hm 2 的速度递增,2008年、2009年全国两系杂交稻种植面积均超过333.33万hm 2 ,占杂交稻总种植面积的20%以上。宣城市位于皖南山区与长江下游平原的结合部,常年水稻种植总面积15.3万hm 2 左右,其中一季稻面积约10.7万hm 2 。自2004年开始,该市两系杂交水稻的面积迅速扩大,到2007年发展到高峰,2007—2010年全市一季稻中两系杂交稻的年均种植面积都在6.67万hm 2 左右,占全市一季稻总面积的60%以上。其中广德、郎溪、宁国、绩溪等地两系杂交稻的种植面积占全县水稻总面积的80%以上。因此,研究和探讨宣城市大面积种植的两系杂交水稻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对进一步提高全市水稻单产、促进农民增收和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两系杂交稻的主要特征特性   1.1全生育期   随着两系育种进程的加快,自2004年以后宣城市引进种植的两系杂交水稻组合也在不断增加,经过4~5年的推广选择、宣城市特殊的 自然 环境及农民种植习惯选择,目前全市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两系中籼组合从生育期上可基本划分为早、中、迟3种类型,早熟组合以丰两优一号、两优6326、新两优6号等为典型,在宣城市作一季中籼种植,全生育期在130 d左右,较汕优63短3~5 d,该类型组合是宣城市两系组合的主体,年种植面积约4万hm 2 ,占全市两系稻面积的70%以上;中熟类型以两优0293、Y两优一号等为主导,全生育期在135 d左右,与汕优63基本相当,年种植面积约1.3万hm 2 ,约占全市两系稻种植总面积的20%;迟熟类型主要是扬两优6号,全生育期约140 d,较汕优63长3~5 d,年种植面积约6 700 hm 2 ,约占两系稻种植总面积的10%。   1.2农艺性状   通过多年的种植观察,宣城市种植的两系中籼组合虽然在生育期上有所差异,但在农艺性状上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一是分蘖力偏弱,一般不足240万穗/hm 2 ;二是穗型较大,穗粒数较多,一般平均穗粒数在180粒以上;三是千粒重偏低,一般在27~28 g;四是后期熟相好,秆青籽黄;五是部分组合抽穗不整齐,始穗至齐穗时间相对较长。   1.3产量水平   两系杂交组合由于不育系育性受细胞核控制、配组自由、不受灰保关系限制等原因,杂种优势较三系组合较强,一般同比增产潜力在5%~10%。程本义等分析了2005—2008年长江中下游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结果,两系杂交水稻组合的总体平均产量为7.62 t/hm 2 ,三系杂交水稻组合的总体平均产量为7.46 t/hm 2 ,两系比三系高2.1%,两系杂交水稻组合产量总体上高于三系[1]。从宣城市多年的种植情况看,两系杂交稻的产量水平与三系组合差异不明显,基本相当。两系组合主要是因为具有熟期早、熟相好、米质优、市场价格较好等优点们而被当地农民所喜爱。   1.4品质指标   米质优是两系杂交水稻的一个显著特点[2]。宣城市地处皖南山区,自然气候独特,昼夜温差大,更有利于养分积累和米质提高。2003年以前,宣城市杂交稻主要以三系组合特优559、Ⅱ优7954、Ⅱ优明86等为主,米质较差。两系杂交稻的种植,显著改善了宣城市稻米的品质,市场行情好,这是宣城市两系杂交稻得以迅速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1.5质量指标   两系组合由于不育系的育性受光温因子控制,同时由于很多公司都在沿海地区制种,受湿度大、雨水多等因素影响[3],与三系组合相比,宣城市多年来两系杂交稻种子质量总体不如三系。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纯度不高。2009年、2010年进行大田调查,宣城市种植两系杂交稻平均纯度仅96%~97%,低的仅92%~93%。而三系杂交组合的纯度一般都在98%以上,2010年8月水稻抽穗扬花期间,宣城市不少农户反映两系组合纯度超标。这可能与2009年两系制种基地育性敏感期遭遇低温导致母本发生育性转换有关。二是种子发芽率低。由于两系杂交水稻大部分在沿海地区制种,收获时空气湿度大、阴雨天气多,加上母本颖壳较薄及收获不及时等原因,常发生穗芽、黑粉病等,导致种子发芽率降低且种子色泽难看。   1.6综合抗性   两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