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像中的历史:口述历史类电视节目探析.doc
影像中的历史:“口述历史”类电视节目探析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 neacro, objective, and factual approach icro, subjective, and narrative approach to historical past; history is narrated in a personalized and vivid fashion by individual persons eanings of history because of the limited memory and biased language of the narrator ay use false historical facts in order to achieve public entertainment purposes, for example, to arouse certain emotions in their audiences. Finally, factors like social contexts and media production may also affect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Thus, oral history television shoerely recollections or descriptions of what happened in the past; rather, they reconstruct or represent the past.
Key words: Oral History;Television Shows;Personalization;Representation;Reconstruction
口述历史,原本是一种基本的治史方法,但是近几年,经由各类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拓展,“说”历史、“听”历史这种最古老的历史传承方式在荧屏上重新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与电视栏目将“口述历史”作为一种类型追求,创造出了许多精彩的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见证》、《讲述》,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湖北卫视的《往事》等等。对于历史的电视传播,口述的方式不仅拓展了电视栏目的文本内容,也为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创作理念。然而由于电视传播的特殊性,“口述历史”在影像空间里,并没有完成其“最大可能复原历史”的初衷,而是成为一种保证收视率的 艺术 表现手法,并承担了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功能。本文拟从历史学及传播学的角度来解析该类节目建构历史的真相。
影像与口述:史观变迁下的栏目创新
对于历史的呈现,主要有书写史与口述史两种方式。书写史由历史学家撰写,偏向上层或官方的记述,“往往抱有惩恶扬善、经世致用的目的,希望通过历史的书写来论证现任政权、政策的正统性、正确性”,(周新国,2005:121)带有“帝王史”、“ 政治 史”、“精英史”的特色。口述史则更多地来自于民众本身,由活着的人的记忆构成,以感知来认识历史及其现实线索,偏重对日常生活史的关注,为历史文本提供丰富的细节。尽管人类以口耳相传记事的历史,远远长于其“有史以来”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口述史仅仅作为拓展、补充书写史的方法来提倡,是书写史的附属品。一直进入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史学的 发展 ,人们开始将其作为促使历史研究范式更新的新观念来主张,口述历史渐渐成为与大众亲密接触的显学。1988年,美国历史学家海登#8226;怀特在《美国历史学评论》上发表《书写史学与影视史学》一文,首次提出了“影视史学”(Historiophoty)的概念,主张“以影视的方法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Hayden White,1988)这一概念的提出与口述史的蓬勃发展共同打破了“读”历史、“写”历史的传统研究模式,成为发现“新历史”的新方法,也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影视文本的创作,口述历史类电视节目成为影视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新史观”主张以个人命运来折射社会历史,认为“能保持下去的惟一具体的历史,永远是那种基于个人叙述的历史”,(哈拉尔德#8226;韦尔策,2007:24-25)“个人性即社会性,最具个人性的也就是最非个人性的”。(郭于华,2008)因此,无论是影像史学还是口述历史都致力于寻找个人经历和社会结构的公共议题之间的联系,希望透过微观的经验材料去展示宏观的社会历史,这为电视历史栏目的创作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我国以往的历史影像,尤其是涉及历史伟人或重大事件的 文献 记录片,创大多具有自觉的政治意识,长期承担重要的宣传任务,为保证影片的精确性,偏重对文献的考证,堆砌文字材料,再辅以相应的影像资料,以专家口吻就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