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拟态环境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doc
“拟态环境”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1 什么是“拟态环境”
李普曼在自己的著作《舆论》(Public opinion)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李普曼认为, 现代 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越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按李普曼的观点,欲得到关于现实环境的真实图景是枉费心机。现实环境如此巨大、复杂而又稍纵即逝,根本不可能被直接感知。人类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和行动,必须将其构成一个更为简单的模式。
大众传播媒介营造了一个介于人类和现实世界之间的拟态环境。对我们而言,在制约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方面,媒介环境常常比现实环境显得更加重要。以电视和电影为例,“任何影像手段,都不能全方位地、完全地记录被摄对象,也不能将世界的全部不间断地记录下来。”美国学者罗伯特,考克尔在《电影的形式与文化》中还这样说,“如果某种事物的影像非常接近这种事物本身的样子,我们就有可能会忽视事物本身。而事实上,那些事物在客观世界中仍在继续 发展 变化,而不会停止在影像中。”影像的记录远赶不上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我们不能以停留在影像世界中为满足。
2 新闻媒介为世人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拟态环境”
通常情况下,“新闻媒介不会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我们。不会也不可能不带任何偏见;新闻媒介不可能完美地反映现实。”尽管绝大多数新闻媒体都宣称追求新闻真实,然而。“新闻和真实并不是一回事,必须清楚地加以区分。新闻的作用是突出地表明一个事件,真实的作用是把隐藏的事实显露出来。”
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争取更多的受众,许多媒体走上娱乐化之路。关系国计民生的硬新闻减少,“性(男女关系)、腥(暴力)、星(娱乐 体育 界明星)”新闻大量增多。
新闻媒体之所以在选择上出现“性、腥、星”的“同质化”,之所以有倾向地选择揭丑或“正面报道”,是由于他们的新闻价值观念在起作用。1973年 台湾 学者李瞻教授对传统新闻价值观提出强烈的质疑。他分析说,根据传统新闻自由的观念,新闻价值的标准是冲突性、传奇性、刺激性、显著性、临近性……这些观念大部分都是“黄色新闻”激烈竞争的产品。它提高大众化报纸的销数,但却忘记了本身对读者及社会所负的基本责任。“由于传统新闻价值观念的狭窄标准,报纸只使读者认识了社会的反常现象、突出现象及其黑暗面。这些消息绝大部分都与读者无关,不仅无益于读者,危害读者,而且造成社会的重大灾难。”
3 电视节目为世人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拟态环境”
1968年美国总统约翰逊出于对国内暴力和暗杀事件的关注,下令成立暴力原因与防范国家委员会(National -mission on Causes and Prevention of Violence),该委员会从他的7个特派小组和5个调查研究组的报告中提出了一项15卷本的报告。其中一项报告叫做《暴力与媒介》(Violence and the Media)。以下是《暴力与媒介》中的一些重要内容:
74%的现代剧(20世纪60年代)包含暴力,而与 历史 剧或未来剧相比,这个比例就相对“失色”了:98%的历史剧包括有暴力成分,而未来剧也总是有暴力内容。总之,研究者发现,电视剧把美国描述成一个充满暴力的陌生人的暴力国度。事实上,美国被表现为一个在过去和现在都十分具有暴力倾向的国家,但最暴力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未来看上去完全是暴力的。报告的结论是:暴力是电视节目所表现的生活的最主要特征。
从以上关于新闻报道和电视节目所营造的“拟态环境”的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电视娱乐节目,都没有为世人提供准确、全面的关于我们所处的这个真实世界的情况。但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尤其是我们经验范围之外的世界的全面了解却主要依赖于这样的渠道。二、“拟态环境”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这里所说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主要是指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和实践,对 自然 的认识和实践涉及较少。
1 “拟态环境”与人类的认识活动
关于媒介事件与人物(媒介事件与人物也就是“拟态环境”)同实际事件与人物之不同,在一项著名的传播研究中得到有趣的说明。1951年,库特·兰和格拉迪斯,兰借麦克阿瑟从朝鲜战场回国之际,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国商务模拟公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 我国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分析.doc
- 我国城中村改造中的土地权利问题分析.doc
- 我国城中村研究述评.doc
-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doc
- 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倒逼特性的实证研究.doc
- 我国外汇储备缩水问题解析.doc
- 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迈入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有关宏观经济论述的解读.doc
-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风险探析.doc
- 我国家族式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oc
- 2025年全球航空航天企业并购重组案例分析及产业生态演变趋势报告[001].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量子通信技术在智慧工厂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餐饮业2025年环保理念在餐饮业营销策略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全球航空航天企业并购重组案例分析及产业转型升级报告[001].docx
- 2025届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生物最后冲刺卷含解析.doc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项目2025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报告.docx
- 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系统2025年半导体封装材料技术创新与市场展望.docx
- 2025届安徽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93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全球航空航天企业并购重组策略与市场布局优化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校园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教育信息化政策执行效果评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