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珠三角地区民工荒的现状、成因及对策.doc

浅谈珠三角地区民工荒的现状、成因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珠三角地区民工荒的现状、成因及对策.doc

  浅谈珠三角地区“民工荒”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一、珠三角地区“民工荒”的主要表现      1.企业用工在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方面的矛盾比较突出。   自2004年年初东莞市首次官方确认民工紧缺以来,此波迅速波及整个珠三角。据东莞市劳动局公布的“2007年企业春季用工需求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九成以上企业表示将招用新员工。其中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普工岗位用工需求仍然旺盛,预计今年企业用工需求将增长10%-15%。据估计,东莞今后5年内企业用工需求每年都要新增10万以上。据调查显示,在企业新的用工需求中,75%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且34%的岗位需要达到初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45%的岗位要求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60%的岗位需求女工。      2.不同类型企业招工难易程度不一,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招工困难。   调研情况显示,2008年劳动力供求的特点是, 电子 、鞋业、服装等传统制造业仍有较大的用工需求。企业招聘人员难易不一,优质的企业由于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相对较好,不存在招工难的问题,但是劳动密集型、工作时间长的企业则会存在一定的招工难问题,这类企业约定的月基本工资通常徘徊在法定最低工资标准,再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相应增加员工的收入,预计这类企业需求员工不少于30万人,其中普工约24万,技工约6万。      3.拖欠民工工资现象时有发生,民工流失率不断攀高   在走访中,不少民工表示这个月的工资经常会在3个月甚至4个月后才能拿到,甚至会被拖欠,这种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在建筑业尤为严重。据东莞市劳动监察大队介绍,2007年5月-8月,全市发生外来工群体性事件86起,其中29起是由企业主拖欠或者逃逸民工工资引起。农民工讨薪不成,去告状又苦于因当初没签订劳动合同而没有证据,反而遭受欺凌殴打,最后,农民工被逼无奈,只有一走了之。据调查,东莞市的普通工人平均年流失率为10%左右,而毛纺和玩具行业的流失率更是高达20%-30%。   二、“民工荒”的成因      1.“三农”政策的利民效应   随着中央减免农业税、种粮直补、粮食收购保护等措施相继出台,农民负担减轻,农作物价格上涨,农业劳动力边际效益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也随之增加。如果外出打工挣的钱与务农的收入差别不大,农民当然愿意留在家中务农而不是撇下一家老小去外地打工。      2.企业用工的短期行为   首先表现为工资低、工作环境恶劣。在走访的几家企业中,有半数以上企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问题。如东莞市东城镇有家电子厂,该厂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车间很乱很脏,通风也不好,而且这里的工人每天要工作近10个小时,而每个月的基本工资只有800元左右,有时还会因为迟到或者其他原因被老板扣除一部分,一月到头能拿到手的工资只有600元左右,除去自己的生活开支后所剩无几。   其次表现为用工不规范。如很多企业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不为他们缴纳劳动保险金。在受访的企业中,只有两家企业与农民工签订了一个手写的协议。不少农民工表示,自己根本不知道劳动保险金是什么,也没有向工厂老板提出要签订劳动保险合同的意向。   最后表现为企业对民工“只使用不培养”。在珠三角,很多企业最大限度压低用于农民工的各种费用,使之无法获得培训和提高,长期这样的行为,使得那些曾经年轻力壮的农民工在被过度透支了体力和脑力后,又被无情地推回农村。      3.中国的地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农民工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自2005年以来,世界经济开始加速,中国在最近几年的GDP增长都保持在10%左右,经济高速增长对劳动力产生了十分旺盛的要求。随着中国的制造业中心从珠三角向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以及东北三省扩展,劳动力的需求由一中心变为多中心并存,各地对产业工人的需求猛增,这就使得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增多。在2006年公布的城市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中,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已经落后于长三角。在这样的情势下,民工的流向 自然 发生了改变,民工更多地被分流到其他地区而不是硬挤在珠三角。      4.农民工结构重整   在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军中,可以大致将他们分为以下三代:上世纪60年代出生、现年37岁以上、80年代外出打工的第一代农民工;70年代出生、现年27-37岁、90年代外出打工的第二代农民工;80年代出生、现年27岁以下、近几年外出打工的第三代农民工。在这一群体中出现了值得我们关注的分化:第一代农民工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低,职业竞争力低下,加之迫于生计,所以从事的大多是脏、苦、累及临时性的非正规岗位。第二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以初中程度为主体,且年龄不大,精力充沛,又处于婚龄或者育龄期,生活负担和经济压力大,因此,他们在选择工作时对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有了一定的要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