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痰浊中阻型眩晕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doc

浅谈痰浊中阻型眩晕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痰浊中阻型眩晕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doc

  浅谈“痰浊中阻型”眩晕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 【关键词】眩晕;痰浊中阻;辨证施护 1概述 1.1病因病机 痰浊中阻病位在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水谷,又为生痰之源。多因素体肥胖、饮食不节、嗜酒肥甘,以致损伤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聚湿生痰,痰中内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头窍失养,故发为眩晕。此证型的病理基础为实者,即风、火、痰、瘀扰乱清空。 1.2临症表现 主症见视物旋转,头重如裹;兼次症见胸闷作恶,呕吐痰涎,纳少多寐。舌苔为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 1.3护法治则 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2临床资料 2009年至今共收治眩晕患者45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最小68岁,最大90岁,平均79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有高血压病史的42例,冠心病病史38例,素体肥胖者3例。 3护理要点 3.1一般调护 3.1.1保持室内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噪声,室内光线以柔和为宜,不要太强,使患者心情舒畅。 3.1.2室内温湿度适宜,温度在20~22℃,湿度为50~60%。根据病情可酌情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新鲜,但不可让风直接吹拂患者,室内避免灰尘及异味刺激,禁止吸烟。 3.1.3防止室内外温差过大,以控制在6~8℃为宜。尤其夏季空调室内的温度不宜调得太低,以26℃为宜,以防因温度过低致患者在潮湿或暴热的环境中突发眩晕。 3.1.4随着天气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使用降温或取暖设备,或在衣服被褥等方面适时加减,以使人体适应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变迁,以顺应天然。 3.1.5生活起居有常,按部就班,养成习惯,顺从人体生物钟的节拍,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起居。 3.1.6怕光线刺激的患者可戴太阳镜,以减少眩晕发作。 3.1.7不宜从事高空作业,避免游泳,观水、乘船及作各种旋转度大的动作和游戏。 3.2体位与休息 3.2.1轻者注意休息,可闭目养神,避免劳累,避免突然、剧烈更改体位及深低头、旋转等头颈部运动。重者应卧床休息,枕头不宜过高,以15~20°为宜。 3.2.2重者伴有呕吐流涎过多者应协助其采取平卧位头偏一侧或者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过,并及时清理呕吐痰涎物。 3.2.3当眩晕缓解后,还需休息一段时间,起坐动作不宜太快,少作旋转、弯腰动作,行走时可用拐杖扶持或医护人员陪伴。 3.2.4注意劳逸结合,休息可以养精蓄神,恢复元气,有利于机体的康复。 3.3临症施护 3.3.1神疲多寐 痰浊中阻的眩晕患者因脾阳不振,导致多寐,即精神疲倦、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又想睡的表现,而睡眠正常与否可以预示患者病情的好转与波动。对待伴有神疲多寐的患者,在病情缓解后,协助其安排合理作息制度,安排患者白天多参加些康复活动及娱乐活动,如看电视,聊天等,做些感兴趣的的工作,避免从事单调的活动,使患者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午间安排午休1小时左右,晚间9点~10点之间入睡。通过对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等多种有效的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夜间有高质量的睡眠,逐渐建立起良好的睡眠形态,最终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习惯。 3.3.2少食纳呆 少食纳呆者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保证其饮食均衡;多吃新鲜少油的食品少吃甜食;不吃太辣的食物以适当保护脾胃;饭前半小时内不宜饮水;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饭菜注意色、香、味以增加患者的食欲;教会患者腹部按摩法,以增加肠蠕动,促进食欲。 3.4膳食调护 3.4.1“饮食有节”,定时定量[1]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及“饮食有节”,《内经》极力主张饮食应当适量。痰浊中阻主因饮食不节,此类患者饮食要适量、按时进食,坚决反对暴食暴饮。 3.4.2“谨和五味”,饮食清淡 痰浊中阻的患者在饮食上循清淡易消化,宜食:薏米、红小豆、西瓜、玉竹笋、冬瓜、玉米、小米、荷叶粥、萝卜、豆类及豆制品、黑木耳、茄子、豌豆苗、西红柿、莴笋、橘子、柚子、桃、豆油、茶、鲤鱼、海蜇等清热利湿之物。 忌食肥甘厚味、油腻、粘滞、燥热等助湿生痰生热之品,如:大枣、荔枝、桂圆、肥肉、黄芪、鹅肉等均为油腻助湿生痰之品,故应忌之。 3.4.3高血压病人除注意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外,应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入。 3.4.4凡吸烟饮酒者应戒烟酒。 3.4.5进食的食物寒温适中,以保持脾胃之气的平衡协调。 3.4.6肥胖患者饮食调护 《丹溪心法》曰:“无湿则不作眩”,而五脏中脾主湿,有湿则自生痰,3例素体肥胖者均为痰湿体质,再加上肥胖的病因病机与淡浊中阻型眩晕患者的病因病机有相同之处,故肥胖者易发眩晕,所以针对体型肥胖的此类患者应加强饮食上的调护。 3.4.6.1肥胖者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戒除肥甘厚味、酸涩食品,如:猪肥肉、猪肝、海鲜、奶油、砂糖等。宜食味淡性温平的食品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