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330型道岔的主要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pdfVIP

SC330型道岔的主要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SC330型道岔的主要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pdf

第16卷第3期 铁道运 营技 术 Vo1.16N O.3 2010 年 7 月 RailwayOperationTechnology July 2010 SC33O型道岔的主要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 张文仁 (广州铁路 (集 团)公司工务处 ,工程师 ;广东 广州 510088) 摘 要 :广铁集 团管 内正线铺设大量的SC330型道岔,在运营和养护中发现在转辙器及辙叉、护轨部分存在 一 系列新病害。在系统分析新病害成 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具体 的防治措施 ,以消除新病害给行车带 来 的安全隐患 ,降低 日常养护难度及维修成本。 关键词 :SC330型道岔;转辙器 ;辙叉 ;护轨 中图分类号 :U213.6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8686 (2010)03—0004—04 铁路提速 以来 ,广铁集 团管 内正线共铺 设 了 1.2 尖轨顶铁不密贴 SC330混凝土岔枕道岔2109组 ,在这些道岔上道运 1.2.1 原 因分析 尖轨或基本轨本身有硬弯 ,尖轨 营后的养护过程 中,发现一系列新 的道岔病害。经 中部轨距偏小或顶铁本身加工有缺陷,均会造成顶 统计,该型道岔有40%左右出现 了不同程度的病害 , 铁不密贴。 给行车安全带来了隐患 ,也增加了 日常养护难度和 1.2.2 防治措施 维修成本 。为切实做好SC330型道岔的养护维修 , 1)改正尖轨中部负轨距 。 对该型道岔 的一些常见病害的成因进行分析,并针 2)垫起顶铁后座使之密贴 。 对问题采取具体防治措施 ,以及时消除病害给行车 3)采用 “低温三角加热法”,借用温度应力,放散引 安全带来的威胁 。 起变形的残余应力,校直尖轨,恢复尖轨的初始状态。 4)对于顶铁本身 的材料尺寸缺陷,可将顶铁拆 1 转辙器部分 卸下来 ,采取煅烧加长的方式处理。 5)掌握好 曲尖轨刨切范围的曲股轨距递减 ,定 1.1 尖轨掉块 期检查整修 。推行框架尺寸观念 ,整修保持两股尖 1.1.1 原因分析 基轨作用面距离符合标准。 1)转辙部分各部件没有做到 “三靠二密”而存在 “三道缝”,造成尖轨产生肥边 ,且工区又未及时进行 1.3 直尖基轨尖轨尖端至接头间作用面侧磨 打磨 。在列车动荷载冲击下产生掉块 。 1.3.1 原因分析 此病害发生在侧向通过列车较多 2)基本轨肥边未及时进行打磨 ,造成尖轨与基 的道岔,是构造性病害,可 以减缓 ,不能消除。 本轨不密贴 ,尖轨非作用边产生肥边 。在未及时打 1.3.2 防治措施 保持直尖基轨一侧正水平 ,有条 磨 的情况下产生掉块。 件时设置一段+6mm水平 。该段范 围与前后按照 1.1.2 防治措施 0.5‰的递减率顺接。 1)及时对尖轨、基本轨肥边进行修理性打磨 ,不 能等到掉块形成后才开始打磨。 1.4 尖轨不密贴 2)对未产生肥边的尖轨进行预防性打磨 ,保证 1.4.1 原因分析 尖轨非工作边、基本轨作用边 1:4的斜度。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