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专题——北京地区柿树主要害虫无公害防治
北京地区柿树主要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 北京林业大学 李镇宇 (一)舞毒蛾 (二)日本双棘长蠹 (三)柿蒂虫 (四)柿绒蚧 (一)舞毒蛾 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 可在舞毒蛾喜食的树种周围种一些舞毒蛾不喜食而其天敌昆虫的转主寄主喜食的树种, 可引诱舞毒蛾寄生性天敌昆虫的转主寄主在树林里定居,进一步引来此虫的天敌昆虫,从而达到生态调控此虫的目的. 例如:可在杨树周围种一些油松,可以引来油松毛虫,进而引来舞毒蛾的天敌—大蛾卵跳小蜂. 舞毒蛾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土壤肥力 ?光照 ?寄主有关:柿、黄栌、杨树等 ?林缘种植一些舞毒蛾不喜食的树种 防治措施: ①提高造林密度、合理施肥、加速林地郁闭度。 ②利用舞毒蛾卵期从7月到翌年4月,人工清除卵块。但要保护卵中的大蛾卵跳小蜂和舞毒蛾平腹小蜂。 ③在林缘种植其不喜食的树种如油松、华山松、核桃、白皮松等,虽然槐树、刺槐、侧柏、板栗等也是舞毒蛾不喜欢取食的树种,但日本双棘长蠹可危害这些树种,因此不宜在柿树林缘种植。 ④舞毒蛾NPV病毒的应用。北京市西山林场生产。 ⑤ 25%灭幼脲I号胶悬剂1:1000倍液喷雾。2.5%溴氢菊酯或20%速灭杀丁1:50倍液涂干。 (二)日本双棘长蠹(二齿茎长蠹)Sinoxylon japonicum Lesne 生物学特性:该虫在北京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被害枝内越冬,北京市林业保护站王合在平谷发现可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4月上旬开始活动。成虫从叶芽下蛀入寄主植物枝条内,沿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蛀食,尤其喜欢在生长衰弱的1—2cm粗的枝条上危害。由于幼虫、成虫共同危害,风吹后,被害处易折断。雌雄比接近1∶1。 4月中、下旬即开始交配。产卵于被害枝内,卵历期1月左右,幼虫期40—50天,6月中旬幼虫老熟开始化蛹至8月初新一代成虫6月下旬即可出现,成虫期可长达310—340天,该虫在20世纪90年代前北京没有发现,自北京举办亚运会前加大绿化力度从外地购买槐树和柿子茁木后,传带进京。目前北京地区的槐树、柿树受此虫危害严重,在平谷县由于此虫危害造成柿树死亡现象。 防治措施: ①该虫生活隐蔽,仅4月份成虫外出活动交尾,在新栽植柿树区,应加强对苗木的检疫工作,查看叶芽下有无蛀孔等。 ②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幼虫、蛹、成虫均群集在被害枝,及时剪除被害枯枝。可消灭大多数虫源。 ③树势衰弱可招引日本双棘长蠹前来危害,应复壮树势提高柿树对该虫的抗性。 ④据陈君等报道,在幼虫老熟期,可释放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 生物学特性: 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和陕西1年发生4代。以初龄若虫于2—5年生枝皮缝中及柿蒂上越冬。山东4月中、下旬越冬若虫爬往嫩枝和叶上为害,5月中、下旬羽化交配,而后雌体背面形成卵囊并开始产卵其中,虫体渐缩向前方。每雌产卵50—170粒。卵期12—21天。各代卵孵化盛期依次为,第一代6月上中旬,第二代7月中旬,第三代8月中旬,第四代9月中下旬。前期主要为害嫩枝和叶,后期主要为害果实。以第三代最重。嫩枝被害处呈现黑斑,重者枯死,叶被害重者呈畸形早落,果实被害处初呈黄绿小点,渐扩大凹陷变黑,木栓化,幼果易脱落,大果被害严重时提前软化脱落。10月中旬以第四代若虫转移到枝和柿蒂上越冬。寄生在叶和果实上的若虫,转移迟者常随果实的采收和叶落而死亡。枝多叶茂,果皮薄而多汁的品种受害重。 防治措施: ①此虫主要靠接穗和苗木传播,应注意无虫育苗。 ②保护天敌,以黑缘红瓢虫、红点唇瓢虫、异色瓢虫、七星瓢虫为主。 ③越冬若虫出蛰后形成蜡壳前和各代卵孵化盛期喷洒0.3—0.5度石硫合剂可毒杀若虫。 ④胶剂涂干,松香10份、蓖麻油8份、石蜡0.5份混合加热熔化制成黏胶剂。 (四)柿举肢蛾(柿蒂虫)Kakivoria flavofasciata Nagano 分布:日本;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江苏、 安徽、台湾等省。 寄主:柿、君迁子。 成虫昼伏夜出,卵散产于果梗、果蒂,芽侧等处。每雌产卵10—40粒。卵期5—7天。幼虫蛀食果实,芽和嫩枝,多从果梗蛀入果内,蛀孔外有粪便,第二代幼虫于幼果内为害,被害果皮由青变灰白进而变黑枯干,有的先蛀芽和嫩枝,再蛀果。每头幼虫蛀果3—6个,末龄后于受害果内或枝干皮缝里结茧化蛹。第二代幼虫多于果蒂下蛀食,受害果提前变红变软脱落,残留果蒂。8—9月为害最烈,每头幼虫可蛀果1—3个。多雨高湿时转果较多,为害加重。 防治措施: ①越冬幼虫脱果前,树干束草诱集。 ②发芽前刮除枝干翘皮,连同束草集中处理,消灭越冬幼虫。 ③及时摘除虫果,掌握好第一代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选择题100道.docx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研究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中的应用.docx VIP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pdf VIP
- 数学教案_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教学设计.docx
- GZ-2022062 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正式赛卷完整版包括附件-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docx
- 信息技术在乡村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二年级下册粤教版(主编:徐长发)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教师党课讲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最新.doc VIP
- (word精品)2022年甘肃省兰州市诊断考试(一诊)数学试题(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