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玉门市华清新能源有限公司玉门东镇9兆瓦MW光伏发电项目报告表.doc

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玉门市华清新能源有限公司玉门东镇9兆瓦MW光伏发电项目报告表.doc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本) 项 目 名 称:玉门市华清新能源有限公司玉门东镇 9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玉门市华清新能源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6年9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址——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玉门市华清新能源有限公司玉门东镇9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建设单位 玉门市华清新能源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郭章清 联系人 莫俊江 通讯地址 甘肃省玉门市华清新能源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传真 - 邮政编码 735211 建设地点 玉门东镇光电产业园区 立项审批部门 酒泉市能源局 批准文号 酒能新能〔2015〕308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D4419其他能源发电 占地面积(平方米) 255959.9 绿化面积 (平方米) 500 总投资 (万元) 8812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283.5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3.22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见期投产日期 2018.4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将近76%的能源由煤炭供给,这种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已经造成了很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负面影响。大量的煤炭开采、运输和燃烧,对我国的环境已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是保证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甘肃省有良好的太阳能资源,进行太阳能工程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好太阳能资源,缓解甘肃电力紧张局面,改善甘肃的能源结构。玉门市华清新能源有限公司借助甘肃省大力发展光伏发电新能源的机遇,选择在玉门东镇光电产业园区内建设9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本项目的建设为甘肃地区乃至我国今后大力发展光伏电站起到示范和积累经验的作用,项目的开发建设是贯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及荒漠地区发展的战略方向,可减少因燃煤等排放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玉门市华清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任务后,我单位派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调研,对建设工程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现场调查预测拟建工程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对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做出评估,结合项目区域环境特征,编制完成了《玉门市华清新能源有限公司玉门东镇9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向相关的协作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委托书见附件1,立项备案见附件2。 2、编制依据 2.1 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29日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修订,2005年4月1日实施);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修正,2016年9月1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本)(2004年8月28日);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国务院令第253号); (9)33号令,2015年4月9日); (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lyjdog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