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绩古诗鉴赏.docx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代诗歌的考试题目的主流样式是客观性的简答题目,我们再谈这一类题目。正如顾随先生所言,古代诗歌包含文字、形象和感情三项要素。文字,是诗歌表达的载体,它所承载的就是形象和感情。形象和感情,亦即“景”和“情”,或曰“形”和“神”。其实,这为所有文学形式所共有——只是古代诗歌表现得更为凝练和鲜明罢了。古代诗歌的简答题目,也落实在文字、形象和感情三项要素上。只是可能并不拘泥于这三个词汇。依据诗歌的具体情况,文字,可能被称为语言、词语、句子、表达;形象,可能被称为画面、景物、人物、行为;感情可能被称为胸怀、抱负、思想、哲理等等。至于那些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专业术语,并非考查范围,因为这些并不属于诗歌本身,而仅仅是一种外在解释和梳理。题目所可能涉及的术语,也仅有比喻、对偶等最基本的常识而已。这样看,回答古代诗歌的简答题目和解读古代诗歌,要点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我们说,解读诗歌是答好题目的坚实基础。简化答题思路,便是:由词句入手,聚焦于形象,转化为意象,归结到感情。要求:要点无一词遗漏,回答无一句废话,简明、连贯、合理。还需要说明一点:备考中,不要迷信“参考答案”。这原因有三:一、“参考答案”从来不是为考生准备的,它是提供给阅卷做参考的。“参考答案”往往是一种“评分尺度”的显示,并非最好的回答;二、“参考答案”并非完美无缺,不是必须遵循的“标准答案”。很多有缺欠的“参考答案”,在阅卷中都要校正、补充,甚至被推翻;三、考生在考场,手里没有“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对于考生只是“马后炮”。备考的主要目的是探求合理清晰的思路,答好题目。 [例1·2011年全国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秦国怀古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译诗]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望着无际的荒原内心极度哀愁,旋绕曲折的泾水傍靠着远处荒村。牛马无人放牧,随意啃啮残存的春草;高原上田地残破,几座古碑很是显眼。晚云和积雪,山色苍茫一派暮色;荒烟伴残阳,绿树笼罩一片昏暗。旅途漫漫黄沙,走过了好几里路,忧思秦王朝的衰亡,不忍心再回头看那片荒原。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参考答案”缺欠]①“简要分析”只涉及了首联、颔联和尾联,并且残缺零落;根本没涉及颈联。②“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形同秦、唐对比,完全违背了这首唐诗以秦国比况唐朝的意图。③“油然而生”指好的感情自然而然的产生,是褒义成语;而“不堪回首”并不是好的感情,褒词贬用,成语使用不恰当。[备考答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的感情。诗歌首联总写景和情:郊野一派荒凉引发极度哀伤,回肠九曲一如泾水萦纡。颔联写村落情景:没有春草生机,只有古碑苍凉,牲畜游荡,原田废置,破败不堪。颈联写自然景观:山雪苍茫,烟树昏残,毫无生气和希望。关中一带,是唐王朝的发祥地和统治中枢;而经历安史之乱,元气大伤,一百余年后,京畿一带居然如此荒凉残破,而且不见一丝转机。尾联收束:脚下黄沙,内心枯焦。“不堪回首”一语双关:既不忍回首荒原,更不忍回顾历史——无限凄楚迷茫尽在其中。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参考答案]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参考答案”缺欠]①只有笼统要点,哪里是“触景生情”,哪里是“寓情于景”,没有具体内容和说明。②“写哀景抒哀情”,应是古代诗歌最常规的表达方式,可以具体包容在前两个要点里,单做为一个要点,完全多余。[备考答案]诗歌开篇触景生情,诗人行经萦纡泾水,放眼望去,满目荒凉,“欲销魂”三字脱口而出。到诗歌结尾,更由“数里黄沙”引发出“不堪回首”深沉喟叹。诗歌中间两联描摹所见,寓情于景。残破的村落,兀立的古碑,云雪的晚山,烟笼的黄昏——凄凉的景色无不包容、渗透着悲怆的感情。诗人对照古今,满怀抑郁,这主观情绪更使他感受到满目昏黄。昏黄,是眼前景色的写照,是脚下行路的写照,是大唐王朝现状的写照,也是诗人自身处境与内心世界的写照。[例2·2011年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关河令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译词]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