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境内长城简况.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省境内长城简况    ?? 山西境内长城,由于我们过去做的工作甚少,目前只能根据有限的资料作点介绍。   大体看来,主要的地段分为两支,即人们通常讲的内长城和外长城。所处地区在忻县、雁北两行署及大同市,外长城在今山西、内蒙古交界沿线一带,内长城大部分在忻县和雁北两地区交界沿线一带。   一历史沿革   战国时,秦赵燕为防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在各自疆域的北部筑起长城、山西北部当时为赵国的一部分,现在赵国长城的遗址均已无存。秦并天下,连接秦赵魏之北方长城,其位在阴山之西,与山西无干。   其次为北魏太武帝(425——451年)统一北方后,于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于河,广袤皆千里。”在长城要害处设武川、抚冥、怀朔、怀荒、柔玄、御夷六个重镇,以保卫平城(今大同附近)。   北齐文宣帝时,选健斗的鲜卑人充宿卫军,号称“百保鲜卑”,又选勇武的汉人充防边军,号称“勇士”,连年出击柔然、突厥、契丹大都获胜。   天保三年(552年)、七年自西河总秦戍(据《山西通志》记在山西保德、河曲间)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八年又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而东至于坞纥戍,凡四百余里。   北周静帝大象元年(579年),隋开皇元年(581年)、大业三年(607年),均以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长城。自唐以后荒废。北齐所筑长城大体上和明长城的位置相仿佛,其准确的遗址需经考古调查后,才能证实。   明朝初年,朱元璋参酌历代兵制,设制了卫所制度。大力经营长城,由军队守卫,守卫兵士每名军地一项。自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始,缘长城筑起了高墙厚堡。以后明朝历代皇帝都很重视长城的修葺。所以,山西境内之内外长城的加固、筑堡、增墩及部分包砖,均在明时完成,其规模是空前的。   到清代全国统一,但史书仍然按修长城之旧制,由地方文武官员承修,雍正中定议令“边军边民于农隙之时计工分段,合力同修”,并置税关于各口,稽查商货出入(见《浑源县志》)。   二明长城的分布   从明代府县志可看到,明朝在修补以往旧有长城之时,又在险要、外族侵扰频繁之处新筑长城(明称“边墙”)。沿长城筑有城堡,城堡之间视地形而筑有疏密相间的墩台,远则里许,近仅半里。加之星罗棋布的烽火台,绵延不断伸向远方。可以想象当时的情况是异常壮观的。城堡近处没有营房,辟有教场,由官军驻扎,闲时耕种操练,战时登城。发现敌情,昼则举烟鸣炮,夜则举火为号,以警告远近而征兵。据《明史·兵志》统计,当时除中央直属上十二卫外,在内地、边防先后共设有九百余卫,实际的兵员有二百余万人。充分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朝进一步得到发展。山西内外长城全长约八百五十公里,主要地段分为三部分:   1.自偏关县老牛湾沿黄河岸向南经楼子营至河曲县石梯隘口,全长约七十公里。俗称“河边”(即黄河“边墙”,亦称“石边”)。   2.自偏关县老牛湾沿山西、内蒙古交界线经偏关县老营堡向东北经平鲁、朔县、清水河(内蒙古境内)、右玉、左云、大同市、阳高至天镇县新平堡之马市口,东接河北、内蒙古交界处,全长三百八十公里。俗称“外边”,即外长城。   3.自偏关县老营个角墩向东南转经平鲁、神池、朔县、宁武、原平、山阴、代县、应县、繁峙、浑源至灵邱县的平型关,东南方向接河北交界处,全长约四百公里。   俗称“内边”,即内长城。   此外,明朝还在不少地段筑有“二边”、“三边”以至“四边”。是根据防御的需要而附加的设施。如《偏关县志》即有“二边”、“三边”、“四边”以至藩篱的记载。大同市境内长城也有两条,一条称“边墙”(即外长城之一部分),东起镇川公社元墩子东北一公里,向西蜿蜒至破鲁公社粟恒村西南一点五公里处,长六十七点五公里;一条称内“边墙”,东起宏赐堡,继续向西延伸到破鲁堡以西吴施窑,长约二十八公里。又如天镇县也是分里外两条,分别为二十七公里和十八点五公里。所以,就全省境内长城实有总数而论,要比初步统计的多些。   三长城的现状及残毁原因   经初步了解,长城被破坏情况是严重的,从现在的地图上就可看到出现了很大的空白地段。由于我们工作做的很少,现只将已知道的情况介绍如下:   (一)外长城   偏关县老牛湾——老营堡段:   长城原全系砖石筑成,全长五十九公里,缺口有九个,距离半至一公里不等。合计中断六点二五公里。另有老牛湾——河曲石梯隘口一段,存有部分石基础,大部分皆土墙,有的地方仅见隐约的遗迹。   平鲁——清水河(内蒙古)——右玉段:   本段情况不十分了解,大致从偏关了角墩经清水河境入平鲁至右玉大河口,再入清水河境经杀虎口至破虎口,全长一百多公里。土墙大部犹存,风化严重,部分只剩土垄。右玉杀虎口至破虎口之间大约有十公里砖墙尚存,二十公里土墙尚好,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