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预防及处理
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预防及处理摘要:外科手术切口的脂肪液化,常见于体态丰满、脂肪较厚和肥胖的患者。实质上是切口处脂肪细胞的无菌性变性、坏死过程中,细胞破裂后脂肪滴流出,在切口内形成一定量液化脂肪并伴有巨细胞反应的一种无菌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术后3-6天腹部切口的皮下局部积液。轻者皮下脂肪分离,呈腔隙状或部分皮肤裂开;重者表面皮肤愈合、皮下呈空腔状或全部皮肤、脂肪层裂开。
关键词: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预防和处理
The kidney stone/five water chestnuts disperse the prevention and processing underbelly margin fat liquefies
Zhang Jing Yue Liyun Zheng Jicheng et al.
Abstract:The surgical operation margin fat liquefication,in the carriage plentiful,the fat is common thick and the obese patient.In the essence is in the margin place fatty cell aseptic denaturation,necrosis process,after the cell bursts the fat to dribble,forms the ration liquefication fat in the margin and is accompanied by the great cellular effect one kind of aseptic inflammation.The clinical main performance is:Technique latter 3-6 day abdomen margin hypodermic partial product fluid.The light hypodermic fat separation,assumes the cavity crack shape or the partial skins splits;The heavy surface skin heals,hypodermic assumes the cavity shape or the complete skin,the fat level splits.
Keywords:The underbelly margin fat liquefies The prevention and 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93-01
外科手术切口的脂肪液化,常见于体态丰满、脂肪较厚和肥胖的患者。实质上是切口处脂肪细胞的无菌性变性、坏死过程中,细胞破裂后脂肪滴流出,在切口内形成一定量液化脂肪并伴有巨细胞反应的一种无菌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术后3-6天腹部切口的皮下局部积液。轻者皮下脂肪分离,呈腔隙状或部分皮肤裂开;重者表面皮肤愈合、皮下呈空腔状或全部皮肤、脂肪层裂开。我们10多年来共诊疗39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组39例,男性13例,女性26例。年龄在12-69岁之间。其中行下腹正中切口28例(剖宫产19例;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手术6例;膀胱手术3例);隐睾引降固定术2例;阑尾切除术4例;疝修补术5例。全部患者都为丰满、肥胖体型,均在术后3-6天发现切口渗液,呈淡黄色或粉色油珠状。切口局部无红、肿、热、痛的表现,但触及渗液处,都有不同程度皮肤与皮下组织分离,呈空虚感或囊性感,用手挤压流出黄色的渗液。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红细胞和大量脂肪滴。其中5例标本培养为无菌生长。
1.2 治疗方法:
根据切口愈合的情况及渗液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2.1 切口渗液量较少,表皮未裂开、液化范围小、浅者,一般不拆缝线,由两边向中央挤压,把渗液尽力挤出,然后外敷消毒纱布,再用纱布卷纵行压迫在液化的切口上方,腹带加压,目的是缩小腔隙、减少渗出。多数在4-5天愈合。
1.2.2 切口渗液量较多,皮下有较大的腔隙者,拆除1-2针缝线,先用盐水、甲硝唑液或双氧水冲洗创面,然后将生肌散撒入切口内。如渗液较多可置橡胶条或纱布条引流,待无渗液时用蝶形胶布固定切口两侧,以消除死腔。3-5天换药一次,一般切口在10-15天愈合。
1.2.3 对皮肤表面愈合尚可,皮下呈隧道的腔隙型或皮肤脂肪全层裂开者,应敞开伤口,充分清创、引流,放置盐水纱布条,刺激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