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心理诊断技能(徐(第一节)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级心理诊断技能(徐(第一节)概要

8、教育及培训 9、工作记录 10、娱乐 11、性欲的发展 12、婚姻及家庭资料 13、社会基础 14、自我描述 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 16、对未来的看法 17、求助者附加的任何材料 了解求助者的精神状况和行为特点 了解求助者的精神状况及行为特点用马隆和沃德的12题目(介绍六条) 1、外表和行为 2、交谈过程中的语言特点 3、思维内容 4、认识过程及功能 5、情绪 6、灵感与判断 5、怎样提问题: 了解病史和个人资料以及精神状况和行为特点均需要提问。 提问是否妥当十分重要。需注意提问的数量和频率,也要注意以什么样的方式提问更好。 (1)、提问题数量:不能提得太多 造成提问过多的基本原因是 A、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心理障碍和会谈内容缺乏基本理解。 B、不善于掌握语言交流技巧。 C、对于以上A、B类的情况最有帮助的办法是将各种封闭式提问变为开放式提问。 不恰当的提问可能带来的六种消极作用 A、造成依赖 。 B、责任转移 。 C、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D、产生不准确的信息(尤其是是封闭式提问)。 E、求助者可能处于被审问的地位而产生防卫的心理和行为。 F、提问过多也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2)、注意以什么样的方式提问更好 凯利的临床交谈提问性质的归纳。 A、“为什么…”的问题 本身明显要求对方说大话明理由,故似暗示对方的行为或情绪是错误的,需改变成为“怎样、什么”类的形式。如你为什么和他打架“改为”你们两怎样干起来了。 2、半开放式(限制性开放) 提问有内容范围的限制,性质是开放性的。 如 “在学校有不愉快的事情吗?” “你的家里近来有什么变化吗? 3、封闭式 限制内容,以明确自己假设的提问。 如:“你先生很粗暴的对你,是不是?” “你和谁的矛盾最大?” 封闭式问句是用“是”或“否”的问句。 举例:开放式与封闭式问话的对比: 开:你对接受治疗的感受怎样? 闭:你对接受治疗的感觉还好吗? 开:你赶往地铁后感到心脏猛跳后发生了什么? 闭:你进入地铁后感到头晕吗? 开:你感觉怎么样? 闭:你感到生气吗? 封闭式问句有时为获取具体信息时有用,多于情感协调已经建立。时间快用完时,为了防止突然,会先交待“我们还有十分钟,我想确认一下有些重要的信息有还是没有。 (三) 、 倾听 要耐心倾听求助者的叙述。 倾听,最重要的是听出关键点的所在。 倾听是为了明了情况,也能促进关系。倾听时,咨询者最怕的是抓不住主题,怕抓不住心理现象的实质,怕洞察不清深层的原因,怕心理分析不贴切,怕心理诊断不完整,怕分不清心理障碍之间内部关系的主次及关键点………。 因此,咨询者不但要经验丰富,还要善于倾听。 倾听是全神贯注地听: A、不能随便打断对方的话。 B、不能在交谈中加入咨询员评论。 C、注意思考要及时而迅速地判断求助者谈话是否符合常理是否符合逻辑。 D、及时找到关键点 。引导求助者说出真情是问题的关键。 贯注行为是面谈的基础,贯注行为以非言语的为主,Lvey指出,贯注行为的四个维度是: A、目光接触(对大多数来访者来说,恰当的做法是他们说话时保持较多的目光接触,而你说话时保持较少的目光接触。) B、身体语言:(如稍微向来访者倾斜身体;保持一个放松的姿势;腿和脚摆放一个礼貌姿势;保持你的手势温文有礼;尽量减少其他动作;面部表情符合你的或来访者的情绪;坐在离来访者大约一臂远的地方;家具的摆放不要在两者间竖立屏障。 C、语音特点:柔和而坚定。如用温和而轻柔的语调鼓励来访者更仔细地探究他们的情绪。而提高语速和音量说话可能有助于他们对你的可信度和专业技术的信服。 D、言语追踪:通过重复关键词与短语来显示你追踪来访者言语内容的能力。 (注意思考并及时而迅速地判断来访者的说话是否符合常理、符合逻辑。听的过程中及时把握关键点。) 倾听是要善于用“心”去听: 听:事件 认知 情绪 行为 性格…. 咨询者应该在倾听中知道自己的目的。应知道求助者的心理现象、心理症状、生活事件及思维活动。应知道求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