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赤壁赋》教学课件(47张)概要.pptVIP

人教版必修二《赤壁赋》教学课件(47张)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必修二《赤壁赋》教学课件(47张)概要

3. 于 (1)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徘徊于斗牛之间/ 渔樵于江渚之上/ 托遗响于悲风/ 于是饮酒乐甚 (2)月出于东山之上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在 介词,从 介词,被 4.乎 (1) 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而又何羡乎 (2)相与枕藉乎舟中 (3) 郁乎苍苍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4)知不可乎骤得 语气词,表示疑问,吗。 介词,相当于“于”,在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助词,无义,调整音节。 成语归纳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物体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形容人物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整体感知 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2. 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评此文给人潇洒神奇,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乐——悲——乐 乐在何处 美景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清幽 开阔 宁静 飘渺 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因何而悲? 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声 。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苏轼也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遭到李定、舒亶(dǎn)、何正臣弹劾,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在当时苏轼已是认定自己必死无疑。因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以及众人的营救,使得苏轼免于一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是一个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个冤狱。 (注: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乌台诗案 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因何而悲? 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声 。 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客人诉说了哪些悲? 1、英雄伟业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者 赤壁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2、天地旷远,自身渺小。 长江无穷,人生短暂。 蜉蝣(天地) 粟(沧海) 哀(吾生) 羡(长江) 3、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现实:不可乎骤得 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 (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人个体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人类代代相承,又是永恒的。 (2)物个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要知足常乐。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故吾与子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②。 时见幽人独往来③,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④。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⑤。 [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于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达,初寓居定慧院,五月迁临皋亭。本词当作于这期间。定慧院:一作“定 惠院”,在黄冈东南。 ②漏断:指夜深。古代用壶滴漏计算时刻。 ③幽人:兼有幽居之人与幽囚之人的意思。此当为苏轼自指。 ④省:觉察、理解。 ⑤宋黄庭坚《跋东坡乐府》评本词云:“语意高妙, 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词中表现作者寂寞孤高的心情。或以为隐射刺时之作。 拓展: 定风波①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②。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④,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⑤。 [注]①元丰五年(1082)在黄州作。②沙河:苏轼《书清泉寺》:“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余将买田其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