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代选官标准
唐代选官标准
《新唐书·选举志》提到,唐代选拔官员的条件有四个方面:一是身,
即身体相貌要丰满高大;二是言,即言谈要雄辩有理;三是书,指书
体法式要刚劲美观;四是判,判案文辞要优美通畅。凡是到吏部考试
判文合格进入科第的称为“入等”,考试拙劣、不合格的称为“蓝缕”,
选期未满而参加考试诗赋文章三篇,合格者称为 “宏辞”,试判三条
合格的称为 “拔萃”。选中的人即可以授官。既然考试以书法为条件
之一,因此之故,唐士人没有一个不擅长书法的。
既然以写判文为重要条件,因此,唐士人没有一个不学习熟练判词的。
而写作判语,必须用四六文 ,对偶齐整。现今流传的《龙筋凤髓判》
以及《白乐天集·甲乙判》就是这类文 。上自朝廷,下至县邑无不
如此。因此,士人非读书广博善于写文章就不能入仕。
朝廷宰相每启奏或草拟诏命等事,亦需要用上数十句对偶文字,所谓
《敕语堂判》就是这个式样。又写判词时,用世俗间喜欢论说琐细的
故事,夹杂着诙谐滑稽的语言,则称之为 “花判”。不像今日人们握
笔据案只签上一个名字就可以了。宋初写判词还有唐代的遗风,但经
过长久时间,四六文体的判词也就革去不存在了。
唐代选官及其标准实为政治与文学的关系,两者互为影响。
唐制选拔官员的途径很多,主要有三个:一是门荫入仕,即以父祖任
高官,其子弟以荫庇而获取官职。二是流外入仕,即在政府中任吏经
一定年限,得从流外转入流内任官。三是由科举入仕,即士人经过府
州考试推荐再经省试合格而入仕。以贡举选士而言,省试还须经两重
考试:应举人须先经礼部试,取得科第;然后再经吏部试合格方得任
官。礼部试仅获得科第,取得出身,还须经最终的一次吏部选官考试
合格,才能铨注授官,进入仕途。故吏部选官择人是最重要的一道程
序。如韩愈三次经吏部试未能通过,只得应节度使董晋、张建封的征
辟去做幕僚,诗人李商隐也由于同样原因,应聘为节度使王茂元的府
属,他们都不是由中央正式授官。非若宋以后选拔官员的途径主要是
科举,只要进士及第立即可以任命授官。考试制度亦由此趋于简化、
严密。又唐人选官有身、言、书、判四个标准,其中尤看重书、判。
要求楷书端正、刚劲美观;判语要文理兼长,对处理现实政治中的判
案具有判断和分析的能力,对文学修养也要求严格。因此之故,唐代
士人个个都能写出一手端正漂亮的好书法,也能写上洋洋洒洒骈俪判
语,寓文才于事理之中。
非若宋以后长官判案,书写多出于胥吏之手,判语逐渐从简从省,乃
至写上一两个字,用画押签字的方式批示就可以算数。这是唐、宋两
代选官、判事的差异。
20 40
唐代取士的科举录取人数,每年大约在 人至 人,考试内容着重
诗赋文章、才艺学识及判事能力,故士人多博学能文,选择人才亦精
选细挑。及至宋代取士,人数比唐代多至数十百倍,礼部考试内容,
不得不从简、从易。考试官阅卷亦未暇一一细览。又唐代官文书沿汉
魏六朝骈俪风格,行四六文体,辞藻堆砌,典故繁多。
宋以后文章由骈入散,士人习读应用皆忽视骈体之作,非若唐士人个
个能执笔书写四六判语,多数人把它束之高阁,视骈体判语为罔然。
又社会愈到晚近,官员处理日常公务,逾益烦杂。公文案牍,堆积如
山,哪有闲情逸致从容书写判语,因此只能写上几个字,签个名,画
个押,表明看过,给个说法而已。今日所行的画圈,则又简之又简,
昔日唐人的所谓 “花判”,则已成为历史的古董了。
再以唐人的判语来说,唐初张 的《龙筋凤髓判》,系沿袭前朝骈
风格,文字对偶排列,堆砌典故,所系事项,分列官衙,体现一种行
文的程式,指事不实,说理不透,泛泛而论,流于空洞。用宋人洪迈
的话来说,“纯是当时文格,全类俳体,但知堆砌故事,而于蔽罪议
法处不能深切”,读之使人生倦意。及至中唐之后,白居易的《甲乙
判》则文字流畅,内容具体明白。用洪迈的话说,就是 “不被人情,
和于法意,援引经史,比喻甚明”。唐代判语逐渐接近于实用,读之
“使人不厌”(见《容斋续笔》卷十二《龙筋凤髓判》)。此是唐代判
语接近实用以及文风改变而影响到判语的又一例证。
政治上选官用人的方法、内容和文章风格上的由骈入散、判语由繁入
简,都是随着时移世变而不断演进的。它显然有着自己运行的内在规
律。揭示出这一点或对理解唐代取士有着一定的意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