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寻觅新桃花源的流浪族裔客家人兼谈其在台垦拓.doc

不断寻觅新桃花源的流浪族裔客家人兼谈其在台垦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断寻觅新桃花源的流浪族裔客家人兼谈其在台垦拓

嘉南美地客家尋蹤(大綱) 涂永清 前言的客家人,據行政院客委會的估計約有20餘萬人,可是由於在地化與福佬化的緣故,多成隱性族群,本文擬從某些客家人的意象、聚落特徵及客家人營生方式…等,查勘並繪出嘉南美地的客家地圖。 一、北回歸線上(嘉義地區)的客家人 客家人的來源 到北回歸線上(嘉義地區)營生的客家人有: 唐山客:即清領時期由客家原鄉來台移墾的客家人。 北 客:即日治期從新竹州(今桃竹苗)移居者。 外省客:1949年隨國府轉戰台灣的客家人。 其 他:光復後因就學、就業和婚嫁而定居者。 客家人的意象 北回歸線上(嘉義地區)是否有客家人,可由以下意象得知: 三山國王廟:它們是唐山客由原鄉帶來的宗教信仰,其廟宇或附設的會館,成為客家人聚集的場所。早期有客家廟之稱。 義民廟:這是由北客從新竹新埔義民廟分香而來的宗教信仰,分五區輪流祭祀,義民節時有大豬比賽。 客家地名:在阿里山鐵路沿線,有若干充滿客家味道的地名,如「咬令狗」、「奮起(畚箕)湖」等,顯示這裡在清朝時期就有客家人的蹤跡。 遺存的客家用語與習慣:透過此種方式判定是否為客家後裔,主要是針對唐山客,因為他們福佬化嚴重,易言之,他們都遺忘祖語,甚至已不知其為客家族裔,只能透過此種方式喚起其客家意識。 客家人的主要聚落 客家人基本上散處於北回歸線上的各角落,但從其人口數獲知聚居於嘉義縣 的,主要在中埔、竹崎、溪口和民雄;定居於嘉義市的,以鹿寮里、阿里山森林鐵路起點北門車站一帶、盧厝里咖啡山及西區北社尾路一帶為多。 二、南瀛(原台南縣)的客家人 1、南瀛(原台南縣)的客家人的來源 在移居南瀛的客家人,同樣可分四支: 唐山客:即清領時期由客家原鄉來台移墾的客家人,今多以福佬化而遺忘祖語。 北 客:即日治期從新竹州(今桃竹苗)移居者。 外省客:1949年隨國府轉戰台灣的客家人。 其 他:光復後因就學、就業和婚嫁而定居者。 2、南瀛客家人的意象 認識南瀛客家人主要透過聚落特徵,而其特徵有以下幾點: 地名及其或祖先牌位建物造型:白河地區台南市西門路上的三山國王廟又稱潮汕會館,是在清乾隆七年(1744)由臺灣知縣楊允璽左營遊擊林夢熊率粵東商民捐款所創建的供奉巾山、明山、獨山三右殿是供奉韓昌黎的韓文公祠殿為供奉天后聖母的媽祖祠。乾隆四十一年(年)加第三進的客房。會館的主要功用,是提供民前來臺灣投宿之用。 本文採用「「 4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