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介的学生学习性投入:大学学习经验影响学习收获的路径分析.doc

作为中介的学生学习性投入:大学学习经验影响学习收获的路径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为中介的学生学习性投入:大学学习经验影响学习收获的路径分析

作为中介的学生学习性投入:大学学习经验影响学习收获的路径分析 王纾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 ) 【摘要】大学生学习经验及其带来学习收获是审视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视角,近年来在国内外均受到高等教育研者和管理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大学生学习性投入为核心概念,在大学教育影响力模型的分析框架之下,利用“中国大学生学情调查” (NSSE-China)的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取向的路径分析方法,建构了包括大学生学习的外围条件、内部过程以及学习结果的因果关系模型,并考察了模型中各要素及其子维度对学生不同类型的学习收获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性投入;学习收;路径分析 Engagement as Mediator for Learning: a Path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College Student Learning Experience on Learning Outcomes Wang Sh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learning outcomes which are considered as essential indicators to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In this research, the author takes student engagement as the core concept and uses SEM-oriented path analysis to build up a causal model including external condition, internal processes and outcomes of student learning. The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five “985 project” universities which voluntarily participated in NSSE-China project in late June 2009. Additionally, how each factor and its sub-dimensions influence different types of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is under discussion. Key words:student engagement, learning outcomes, path analysis 一、引言 高等教育领域对大学学习经验的探索缘起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及高等教育质量危机中人们对影响和提高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起,针对高校教学和学生学习收获的质量评价逐渐成为了高等院校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1]。 综观现有文献,大学生学习收获和学业成就的研究主要基于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相关理论。其概念模型都包含大学教学的输入变量(如院校特征、学生入学前的能力和家庭背景等外围因素)和过程变量(主要指学生的学习经验),它们在特定的环境下共同作用来影响学生学习成果的输出变量。例如:泰勒(R.Tyler)和佩斯(C.R. Pace)将学生学习时间和投入学习的精力作预测其学习成效的指标;汀陀(Tinto)将学生大学学习的目标承诺、学习经验以及学术性整合和社会性整合作为过程变量,考察学生的辍学选择;阿斯汀(A.W. Astin)则将包括学校的人群、教育项目、政策和文化以及学生学习经验在内的院校环境作为中介因素,构建了“输入-环境-输出”(I-E-O)模型;而在帕斯卡雷拉(Pascarella)的模型中,院校特性和学生背景都作为输入因素通过作用于院校环境、人际互动和学生个人努力等中介因素,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知识技能发展[2]。从上述理论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学习的过程变量主要包括学生个人和院校环境两个层面的因素,他们对于预测其学习结果具有重要价值。 最近二十年来,“学生学习性投入”(Student Engagement)作为一个表征大学学习过程因素的概念,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学者指出,最早将“学习性投入”(Engagement)与大学生学习过程相提并论的学者是帕斯卡雷拉和泰伦兹尼(Pascarella Terenzini)[3]。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