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条件下柚木叶片细胞膜通透性变化的研究2.docVIP

低温条件下柚木叶片细胞膜通透性变化的研究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温条件下柚木叶片细胞膜通透性变化的研究2

低温条件下柚木叶片细胞膜通透性变化的研究 刘春森 指导教师:魏和平 (安庆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246001) 摘要:对低温条件下柚木叶片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取三组柚木为材料,分别在培养箱中进行不同温度的低温处理后,采用电导法和丙二醛含量变化来测定柚木叶片细胞膜通透性。探讨柚木叶片内细胞膜通透性与丙二醛含量以及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呈增加趋势,细胞膜通透性变大。 关键词:柚木;低温胁迫;电导率;MDA;细胞膜通透性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temperature teak leaf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 changes of Liu Chun Sen Guidance teacher:Wei He Ping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Life Science College ) 垂直分布多见于海拔高700-8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柚木系喜光树种,原产地年平均气温为20-27℃,绝对低温2,年降雨量1100-3800 毫米,干湿季明显。强阳性树种,能生长于砂页岩、花岗岩发育成的红壤和赤红壤上,喜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可在无低温霜冻(-1-2℃)、根系浅,树冠大,易遭风害,避风的地方推广种植。柚木生长快,萌芽力强,伐后可萌芽更新。树高可达50米,胸径2.5米树干通直苗圃地应选择土壤疏松、土质肥沃、地势相对平坦并靠近水源的地方。在旱季对土壤进行深翻,清理土壤中的树根、草根等杂物。苗床以1米宽为益,长度15—20米,苗床间距不少于40厘米。这个规格是为了方便撒种、覆土、移栽、浇灌、排水等作业。苗床的走向应顺地势,这样即有利于浇灌,又有利于雨季来临时的排水,防止大雨冲毁苗床。   苗床应平整,土壤疏松,可以施加牛粪改良土壤。树根、草根应清理干净。旱季的暴晒对土壤有着杀菌作用,对蚂蚁等害虫的巢穴及残留树根、草根的再生也有一定的破坏性。苗床与苗床间的位置应备土用于撒种后的覆土。苗床脊堰应高出苗床10厘米左右,并应相对密实牢固,以防浇灌或雨水冲毁。在构建苗床时要考虑到方便敷设水管与浇灌。 C(umol/L)=6.45(A532-A600)-0.56A450 式中:C—MDA的浓度,A450,A532 和A600分别代表450、532和600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2.2.3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相对电导率诗反应植物膜系统状况的一个重要的生化指标,植物在受到逆境或者其他损伤的情况下细胞膜容易破裂,膜蛋白受伤而使胞液外渗而使相对电导率增大,反应直接实际,电导率的测定可以用DDS-11A型电导仪测定。 采取未经低温处理处理的柚木叶片,经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再用去离子水漂洗三次,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分,准确称取0.2g,剪成长约1cm的柚木叶片,放入5个试管(处理组和对照组)将处理组分别放在0℃ -3℃、-6℃、-9℃冰箱内冷冻两小时后取出,五组各加入10ml去离子水,抽真空15 min,取出后轻轻摇匀,再室温下保持10min,处理组测第一次电导率R,然后将处理组的试管置于沸水浴中加热5min后,取出并冷却至室温,测第二次电导率K,以未经低温处理的对照组的电导率C最为本底。 电导仪的操作方法 1 .未打开电源开关之前,电表指针应指零;否则,应调整表头螺丝使指针指零。 2 .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即亮,预热至指针稳定为止。 3 .把开关拨至“校正”挡,调节“调正”旋钮使指针停在最大刻度。 4 .当被测物的电导率低于 300 μS/cm 时,将开关拨向“低周”;当被测物的电导率为 300~10 3 μS / cm 时,将开关拨向“高周”。 5 .将量程开关打到所需范围。若初测不知测量范围大小,应先将量程开关打到最大位置,然后逐格下降,以防过载,否则指针迅速摆动时易被打弯。 6 .将电极插入电极插口内,旋紧插口上的紧固螺丝,同时把电极常数调节器调节在与之配用的电极常数相应的位置上。(测量范围在 10 ~ 10 4 μS/cm 时,使用 DJS-I 型铂黑电极;当被测物的电导率大于 10 4 μS / cm 时,则应选用 DJS-10 型铂黑电极,这时应调节在与之所配用电极常数 1/10 的位置上,例如:电极常数为 9.8 ,则应调节在 0.98 位置上,但要将测得的读数乘以 10 ,即为被测液的电导率)。 7 .将电极完全浸入待测液中,把开关打到“测量”挡,从电表读数乘以量程开关所指的倍数(量程开关指红色时,读表中的红色数字;指黑色时则读黑色数字),即为被测溶液的电导率。 8 .每测完一个样品,必须用蒸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