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复习资料整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制史复习资料整理

法制史复习资料整理 名词解释 1.《法经》: 《法经》是战国初期魏国李悝制定的。李悝力主变法改制,提倡法治,在总结春秋以来各诸侯国新兴地主阶级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著《法经》六篇,分别是《盗》、《贼》、《网》、《捕》、《杂律》、《具律》。《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 2.“三司推事”: 唐代遇有特别重大案件,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个机构的长官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称作“三司推事”或“三司会审”。三司推事可以保证案件公正、合法地审断,也有利于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防止臣下擅权。 较次要的,或外地发生的案件,则由上述三机关的副职或下属去审理,称“小三司”。 3.“干名犯义”: 元代强化了前代关于诉讼当事人在身份上和资格上的限制,确立“干名犯义”的罪名。它是指除了反叛、谋逆、故杀人外,凡子证其父、奴告其主、妻妾弟侄告发父兄叔伯等诉讼行为,都被认为是大伤风俗的“干名犯义”,一律禁止。这一规定为明、清所继承,在维护封建纲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干名犯义”的告诉,对被告作自首处理,对原告予以处罚。 4.申明亭: 明朝各地基层乡里组织设有“申明亭”,由本乡人推举三五名正直公允的老人主持,负责调处民间纠纷争讼。经调解后不愿和解者,也可向官府起诉。这一组织的设立,已具有基层民间调解制度的性质,可以发挥申明教化、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反映了明朝统治者“明刑弼教”的法制思想。 5.“五听”: “五听”是西周法官决疑的重要方法.五听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指法官在听取当事人陈述时,通过观察当事人是否言语错乱,面经耳赤,喘息不止,不能听清法官的话,双目失神,从而判断其是否理屈.其核心是要求法官察言观色,通过当事人的外在表现判断其言辞的真实性。 西周诉讼审理时采用“五听”的审讯方法,即辞听,听当事人的陈述,理屈则言语错乱;色听,观察当事人的表情,如理亏就会面红耳赤;气听,观察当事人陈述时的呼吸,如无理就会紧张得喘息;耳听,审查当事人听觉反应,如无理就会紧张得听不清话;目听,观察当事人的眼睛,无理就会失神(《周礼﹒秋官﹒小司寇》)。 6.汉律六十篇: 汉朝的几部主要法典的总称,包括《九章律》九篇;《傍章律》十八篇;张汤制定的《越宫律》二十七篇;赵禹制定的《朝律》六篇。 7.“翻异别勘制”: 又称翻异别勘,指审判时如果犯人推翻原供词或申冤,案件必须更换审判官或司法机关重新审理的制度。 8.马锡五审判方式: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陇东专署专员兼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马锡五创造的将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工作方式运用于司法审判工作的审判方式。其特点是,在巡回审判中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了解案情,贯彻群众路线,诉讼方便、审理公正、手续简便等。这套被总结为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审判工作经验,曾在各抗日根据地加以推广,使人民司法工作有了进一步发展,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9.礼(六礼): 中国古代结婚必须经过的六道烦琐的程序: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对后世封建社会影响很大。 10.?亲亲得相首匿: 汉朝定罪量刑的原则,即允许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对于一定的犯罪,除谋反、大逆外,可以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不受法律追究或减免刑罚。 11.《唐六典》: 是系统地记载唐朝官制的证书。唐玄宗于开元年间命大臣以《周官》为模式,按照理、教、礼、政、刑、事六典的体例修订政书。其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国家机构的设置、编制、职责及官员管理制度方面的规定。有关内容的历史沿革,分别作注附于正文之下。《唐六典》根据国家令式记载官制的体例对此后王朝的行政立法有重要影响。 12.领事裁判权: 所谓领事裁判权,乃是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中所规定的一种非法特权。它的主要内容是: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不论其发生任何违背中国法律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成为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的当事人时,中国司法机关无权裁判,只能由该国的领事等人员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据其本国法律裁判。故名曰:“领事裁判权”。主要内容具体有:(1)中国人与有约外国人之间的案件,依“被告主义原则”实施司法管辖,由被告所属国家驻华领事审理;(2)有约外国人与无约外国人之间的案件,若前者为被告,由其本国领事实施司法管辖;若后者为被告,则由中国的司法机构实施司法管辖;(3)同一有约国国民之间的案件,由该国领事实施司法管辖;(4)不同有约国国民之间的案件,以被告主义为原则,由被告所属国的领事实施管辖。 13.《吕刑》: 是西周中期周穆王命司寇吕侯所制定的一部刑书。以论刑为主题,反复强调?“?明德慎?罚?”?,要求司法官必须慎重。并且具体规定刑法原则及按五刑规定应受惩处的疑难案件可以?以锾收赎的具体办法,赎刑从此开始制度化。 14.登闻鼓: ?西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