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化企业防雷技术
石油化工企业
防雷技术
?
?
?
?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技术研究所
?
;第一部分
石油化工和石油化工企业
雷电灾害事故案例;一、黄岛油库爆炸事故
1、事故经过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随着一条刺目的闪电撕破长空,其5号半地下储油罐内储存的1.6万吨原油燃烧,火焰高达数十米,形成3400余平方米的大火。 黄岛油库火灾造成40名消防战士和5名油库职工牺牲,66名官兵和12名油库职工受伤,烧毁油罐5座,原油34.6万吨老罐区所有配套设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 2、事故原因及分析
事故原因是由于该库区遭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起爆油气。根据是:
(1)8月12日9时55分左右,有6人从不同地点目击,5号油罐起火前,在该区域有对地雷击。
(2)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测得,当时该地区曾有过二三次落地雷,最大一次电流104kA。
(3)5号罐的罐体结构及罐顶设施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预制板裂缝和保护层脱落,使钢筋外露。罐顶部防感应雷屏蔽网连接处均用铁卡压固。油品取样孔采用九层铁丝网覆盖。5号罐体中钢筋及 金属部件的电气连接不可靠的地方颇多,均有因感应电压而产生火花放电的可能性。
; (4)根据电气原理,50~60米以外的天空或地面雷感应,可使电气设施100~200毫米的间隙放电。从5号油罐的金属间隙看,在周围几百米内有对地的雷击时,只要有几百伏的感应电压就可以产生火花放电。
(5)5号油罐自8月12时凌晨2时起到9时55分起火时,一直在进油。与此同时,必然向罐顶周围排放同等体积的油气,使罐外顶部形成一层达到爆炸极限范围的油气层。此外,根据油气分层原理,罐内大部分空间的油气虽处于爆炸上限,但由于油气分布不均匀,通气所孔及罐体裂缝处的油气浓度较低,仍处于爆炸极限范围 。 ; 二、五万立方米浮顶原油罐雷击着火
一九八七年八月十一日下午七时四十分左右,某石化公司五万立方米原油罐 103 # 浮顶原油罐被雷击造成油气着火。职工及时发现报警,厂立即出动了 8 台消防车进行补救,十分钟左右控制住火势。附近文冲造船厂、黄埔港务局以及广州市消防队先后??出 26 台消防车前来支援,至晚上 9 时 30 分油罐火灾全部扑灭。火灾未发生人身伤亡,未影响正常生产,油罐设备未遭受损坏。据事故后调查计算,事故烧掉原油 1.51 吨。
三、1999年8月27日凌晨2时许,浦东高桥上海炼油厂遭雷击,105号浮顶油罐(储油量2万吨)被雷击中起火。由于厂消防队扑救及时,火势于2时32分扑灭,未造成重大损失。经检查,油罐防雷装置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据分析,起火原因是油罐密封胶圈渗漏出的油气与空气混合被雷击中引起燃烧。
; 四、黄陂县石油总公司横店石油储库“7.13”特大雷击火灾事故分析
武汉市黄陂县石油总公司横店石油储库1998年7月13日下午4时10分遭直击雷击,造成库区4号储罐起火爆炸,烧毁0号柴油125t及1000m3柴油罐一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火灾发生后,出动消防车42台,参加灭火指挥及现场工作人员达300余人,经过1小时30分钟的全力抢救,大火于下午5时40分全部扑灭,保证了库内1万余吨石油的安全。 事故原因为: 1、由于该段时间武汉及郊县持续高温,连续4天气温高达38~39℃,持续高温给位于洼地的地槽(地下8m)内的4号储油罐不断加热,同时由于罐体与地槽壁相隔1m,使大量热量储存在罐体周围,不易散热,这样使油罐内的0号柴油加热气化。由于该储罐为1000m3,可储存2000t油,但当时油罐内仅储油211t,罐内存在大的空间,使气化的柴油气体受热膨胀,导致油气从呼吸阀外泄。当时由于该地区强对流天气发展,罐顶空气瞬时受抑制、少流动,这样外泄油气大量集中于油罐顶处,难以散发。4时10分,当雷击时,使罐体及油气在雷击金属罐体产生的电火花作用下,产生明火(当时有一名加油司机及一位加油工在50m外,听到一声惊雷后,首先发现4号罐顶产生明火)。由于明火燃烧后,通过排气阀引着罐内油气,在罐内燃烧膨胀,内压加大,使仅有2mm厚的罐顶首先爆炸引起大火。 ; 2、从当时的天气情况看,该地区正处于强烈发展的强对流区内,雷电活动频繁,武汉中心气象台雷达回波已证实,1998年7月13日下午4时后,每隔10分钟的雷达回波反映十分明显。 另外从黄陂县气象站实况观测资料上可看出,该站西南方向的横店,从14时48分开始就有雷电由东南向西南发展,15时后雷电正处于横店地区,当日雷电活动时,黄陂降水量为28.8mm。以上观测事实证明,当时该油库遭到强烈雷击属实(当日该地区高压线均已打坏)。 3、从该库防雷设施的检测结果看: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