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第六章 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概论 第六章 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 第一节 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与民政工作 一、民政工作的概念 民政工作概括为“三个一部分”——政权建设的一部分,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 民政部门则是政府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工作实务的行政管理部门 计划经济时期:直接以行政手段来推行社会福利或社会工作的政府部门—民政部门,包括国际上被认为主要活跃于“民间”的社会工作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专业化社会工作、社会化的福利事业开始发展 二、中国社会福利的思想脉络 (一)古代中国的福利思想与实践 1.儒家的“民本”、“仁政”和“大同”思想 2.墨家的“兼爱”思想 3.道家的“无为”思想 仓廪制度;在当时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福利思想的实践主 要是以丰补歉的储粮度荒。从汉朝 “常平仓”;隋朝 “义仓”;南宋“社仓”。 古代济贫、养老和育幼等慈善事业。南北朝的六疾馆和孤独园;唐宋年间的悲田养病坊; “福田院”或“居养院”。明朝的同善会。 从我国的济贫制度来看,影响最为久远的是汉宣帝所设置的( ) A.常平仓 B.义仓 C.积谷仓 D.社仓 (二)近代中国的福利思想与实践 中国式的“剩余型”福利思想 即认为社会福利是一种在常规的社会机制不能正常运转或者不能满足一部分社会成员某些较为特殊的社会需求时而采取的应急措施。 形成中受影响的: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以“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为重点的“民生主义”,在晚年提出的新三民主义。 20世纪20年代,西方现代社会学及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传入中国 国外教会和慈善机构在中国分支机构的活动 在旧中国,福利思想始终是“剩余型”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三)现代中国的福利思想和实践 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初, “剩余型”社会福利思想成为主流意识。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被分成“职业福利”和“社会福利”两大块。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导致了8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福利的改革热潮。 三、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1. 社会福利内涵: 社会保障制度,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保障、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和社会互助6个方面。 社会福利通常是由国家或社会为立法或政策范围内的所有对象普遍提供在一定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有关社会福利的界定可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中国以狭义的社会福利表示社会福利服务,或称社会服务。 社会福利是为立法或政策范围内的所有公民普遍提供的。按规定得到他应该享受的津贴和服务 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处于更高的层次上,它着力在保障其服务对象一定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福利应该偏重于向人们提供福利设施和福利服务,而向人们提供资金保障则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及其他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完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福利改革总的趋势,就形成了中国社会福利服务的四个支撑点:一是政府;二是企业;三是社区,尤其是基层社区;四是社团,特别是非政府的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工作)和慈善机构。 这四个部分的职能: 政府。政府以法制手段、行政手段和优惠政策为社会福利服务的运作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并以政府财政扮演“最后出场的角色”。 企业。企业福利服务则完全应该与企业效益挂钩,视自己的经济能力量力而行,并且应该留有余地,决不要盲目搞攀比。 社区。城镇和农村的基层社区作为社区服务的依托,扮演着基层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 社团。社会福利团体在社会福利服务,尤其是对社会弱者的福利服务方面承担提供专业服务的角色 中国社会福利服务的四个支撑点中,在民政工作的职责范围之内是( )。 A.政府 B.企业 C.社区 D. 社团 E.慈善机构 第二节 中国社会工作的“民政模式” 一、中国社会发展中民政部门的角色和功能 (一)中国社会发展中民政部门扮演的角色 民政部门14项职责中,与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直接相关的有5项,城乡社会救助、拥军优属和优抚工作、退伍军人和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工作、农村养老保险和社会福利服务。 (二)中国社会发展中民政部门发挥的功能 第一,保障人民基本权利,实现社会民主进步 第二,广泛提供社会服务,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第三,实施社会行政管理,促进社会良性运行 第四,协调军政军民关系,促进巩固国防建设 二、民政工作中的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一)民政工作中的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人的需要和分配、再分配理论 初次分配中,目前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取酬”。 在再分配领域中,强调的是“按需分配”原则。 社会福利社会化 适应改革的需要,由“民间”来承担从政府和企业中转移出来的福利服务供给责任成为必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栏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doc
- 2024北京一零一中初二(下)期中物理及答案.docx
- 跨学科实践活动09+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学课件+设计(人教版2024).pptx VIP
- 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答案.pptx VIP
-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清单80条PPT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pptx VIP
- 外研社新一代大学英语(基础篇)综合教程B2U4 iExplore 2.pptx VIP
- 3-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中英对白剧本.pdf VIP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背1000题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计算小达人3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pptx
-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xls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