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卢忠仁答《精武》编者问(一)
卢忠仁答《精武》编者问(一)功夫无止境,自觉亦无止境。武术家之所以成武术家的缘由,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继承要寻根问底,发展应敢打敢撞,一味地惟上、惟书、惟经、惟典,那不是独立思考的武术学者和大家,拳奴而已。
在科学突飞猛进的今天,中国的传统武术要继承,更要发展,更需要认真探索的人,不是一个,而是一大批义无反顾、无顾虑、无畏惧,坚持说真话的人。卢忠仁先生是一位一生自觉从事武术理论、拳史研究的学者,是用现代科学知识对中国传统武术进行探索的前锋,他的“卢氏结构”名满武林。本刊近日对其进行了专访,编者共计拟了二十四条读者关心的问题,向卢先生请教。当此七月流火,燥热难耐之际,这位耄耋高龄的老人不辞辛苦,欣然作解。所答问题一丝不苟,行文平实,准乎自然,力避空谈,令人肃然起敬。从他撰写的答语中,可以时时感到他的灵魂与武术的撞击。这是因为他在武术中找到了人生的乐趣。知其乐趣所在。即知卢氏结构妙谛之所在矣。
问:卢先生名门大派。自本刊创刊以来,素以弘扬传统武术为责任,敢问先生当初因何机缘兼得萧氏八卦掌和宋氏形意拳真传?
答:关于本人兼得八卦和形意两个大家所传,确是有着系列的机缘、机遇和契机的。
首先,本人专致学习传统八卦是1937年,在中西强项争盛的氛围下,经当时天津社会名流《新天津日报》兼《新天津晚报》社长刘子清先生的郑重推荐,拜入曾在晚清深入山林学得八卦掌武艺并在清廷任武职的萧海波先生门下。难得的是,萧师在清代从未外传武艺,只是清亡后才有所授艺。因此,本人从萧师学艺,直如萧师上山学艺相差无几。我拜入萧师时时年25岁,萧师75岁,当时知情者均称道说“两个甲子的人走到一起了”。
本人于15岁前后,以天津青年会会员的身份经常去该会观摩“中西强项争盛”之会。计有中华武士会选手武术表演、日本柔道剑道和相扑、西方拳击和技巧体操,这些几乎每周一次。所谓“强项”就是乒乓球小项,和我一同打着玩的都是二三届的冠军。我在这样的氛围中专致习武,加以引荐师刘子清先生以其权衡识别能力从旁疏导,使我倾注心力地体验着萧师所传拳法和参照着西方的科学主张。
此外还有更难得的机缘。即从1937年至1944年之间,约练功三年之后,每逢夏季,每周皆由我陪萧师去浴池沐浴。就是在那些浴后休息之际,萧师对我讲拳论艺,他不自觉地显露出一身五体的肌肉、关节、呼吸样态的动态下起伏动转形迹,即萧氏八卦所传“卦象上身”引起内在运动与武技相通的东西。而我正是印证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帮助我以后在研究并验证从而抓住了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
关于我学得宋氏形意拳,基于以下几个缘由。一是宋氏传人李旭洲,1944年因愤击了日本宪兵小队长,由山西太谷逃亡到天津,使我感到“正是英雄用武之士”。二是李师“打人起高”,当时所见形意,多为“蔫拱”,推顶之意,至多把人拱得倒退,并都以此为“内力”,而李师却是手掌下滑对手胸部,对手反而被拍击得高起而去。李师打拳,动作如一盘弹性钢条被击撞的样态,李师的爆发动作,不是发拳努力、震地有声,而是一身五体恰如裂帛爆破的声色。这些都令人感到宋氏形意有独到之处。三是萧师返乡修养后,本人尚感志愿未成,因在“中西强项争盛”氛围下从萧师学艺,使我坚信中国传统武术有“养生与击打同步”的东西,对此当时我还没有得出定论,需要和李师进一步学习。四是李师为人,对武艺的交流原则是“当场不让步”,对问题追踪求真,却是不耻下问,他一起同我求索萧师一身五体的筋、骨、呼吸形迹表现(萧师称此为“身画九宫”),终于在1958年,李师完成了“周身反弹”,即在一个任意的拳式动作上,不做发力,对手击来被反弹回去,整体离地而去,而我随后于1963年完成了这个功法。至于外界误传我学习过阴阳八盘掌,实际情况是1986年出版的《阴阳八盘掌法》一书,系本人负责河北省武协挖整组时,遵照国家体委副主任徐才同志定的“要抢救这个拳种”的精神,以1937年任志诚出版的《阴阳八盘掌》为底本(原书不够八卦64式,仅一半左右),本人以萧师所传八卦订正和充实了该书内容。当时安排任文柱演练和接待我在当地设计全书动作和图文等事项,具体由时任河北省廊坊市武协主席、现任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外事部负责人的郑企平同志负责。
问:卢先生一生精研形意、八卦,必有独到的认识,愿先生为《精武》读者指点一二法门。
答:循序武术历史内在链条的展开,形意和八卦的出现,是在追寻着人体运动动作的“内部结构”。放眼世界体育项目,关于“动作结构”问题,所确定下来的只是“姿势、轨迹、时间、速率、速度、力量、节奏”七个要素。如果没有形意所谓“内三合、外三合”的传统要领,我们很可能不去思考人体运动动作还有“内部结构”呢!萧师传承的八卦,对人的四肢、躯干、头颈有“纳卦”、对八个组合拳法有“爻象”的规定,这就更加说明武术传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