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恶变临床研究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恶变临床研究【摘要】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整体恶变率在逐渐增加,而卵巢癌妇女中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率也在增加。由于卵巢癌缺乏早期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为癌症晚期,故其在妇科恶性肿瘤死亡率中仍居首位。本文通过对卵巢癌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47个病例和同期诊断为卵巢癌的50个病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癌的关系,旨在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的机制及病理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卵巢癌提供依据及帮助。
【关键词】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癌; 恶变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9.072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育龄妇女的患病率为5%~15%,绝经后妇女为3%~5%[1],不孕女性为25%~80%,其特点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子宫外增生,临床主要表现为骨盆疼痛,严重的痛经和不孕[2]。尽管EM属于良性疾病,却具有恶性疾病的特征。大量临床研究提示,EM与卵巢癌(ovarian cancer, OC)具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局部和远处转移,细胞增生失控,向周围组织浸润[3-4]。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近年来明显增加,而卵巢癌妇女中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率也在增加,本文主要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癌的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断卵巢癌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2009年12月同时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癌的患者47例,作为OC合并EM组,及同期诊断为卵巢癌的患者50例,作为OC组。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激素替代治疗、手术分期、病理类型、平均生存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卵巢癌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标准:(1)在肿瘤附近必须有明确的EM;(2)没有其他部位的原发癌;(3)组织必须具有子宫内膜间质与上皮细胞同时存在以在组织学上证明EM向卵巢癌的转化。为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对象被分成2个手术期类别:FIGO Ⅰ期和Ⅱ期为早期,FIGO Ⅲ期和Ⅳ期为晚期。无病生存率定义为从首次手术至疾病发展或复发的时间。总生存率定义为从首次手术至死亡或最后联络的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卵巢癌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癌变量分布的比较见表1。
3 讨论
近半个世纪以来.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的报道日渐增多,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癌的关系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迄今为止最大的病例研究中,布林顿等[5]评估了20 868位在住院后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瑞典妇女,发现整体癌症的风险是增加的,特别是卵巢癌、乳腺癌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数量有限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例(5%),随后将发展为卵巢癌,而在卵巢癌的妇女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更高(15%~17%)[6]。但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癌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仍然难以估计。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和透明细胞癌被认为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密切。尽管EM并未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子宫内膜异位症能从一个良性的组织学伤害发展为恶性的浸润性损伤,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时间越长,发展为卵巢癌的危险性越高。然而,EM向卵巢癌转化的机制并不清楚。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巢癌的组织学报道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一些作者专注于透明细胞癌或子宫内膜样腺癌,而其他人专注于非透明细胞癌和非子宫内膜样癌。在笔者的研究中,超过一半的OC合并EM是子宫内膜样腺癌(36.1%),其次是透明细胞型(21.2%)、浆液型(19.1%)和黏液型(2%)。这与之前的许多研究所报道的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中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升高基本相同。在1998年IFGO报告中,上皮性卵巢癌的病理类型55%是浆液型,13%是子宫内膜样癌,6%是透明细胞癌[7]。一些研究认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发生机制与浆液型卵巢癌机制不同,不存在p53基因突变,PTEN蛋白的表达,雌激素受体,半乳糖1-磷酸uridyl转移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改变[8-10]。
Dinulescu等[11]报道在卵巢上皮组织中致癌基因K-ras或条件性磷酸酶的表达和染色体10缺陷共同导致子宫内膜异位样病灶的产生及子宫内膜异位样卵巢癌的浸润和广泛转移,其潜伏期只需要短短的7周。有文献报道,由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形成的卵巢癌.其组织病理学级别较低,分期较早,以Ⅰ、Ⅱ期居多,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为50%~60%。但笔者的研究中并没有表现出生存率在组织学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