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途径及形式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就业途径及形式研究

大学生就业途径及形式研究【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难也日益凸显。一些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而一些企业的岗位竞争率却持续高涨,甚至一个岗位有上千个人去竞争,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途径方式及就业形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途径;形式分析 目前,对于面临求职择业的大学生来说,需要对自己的就业途径和方式以及就业市场有所了解和认识,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和择业行为。 1.大学生就业的途径和方式 1.1大学生业的途径 根据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有关规定,大学生就业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 (1)大学毕业生到党政机关就业。《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今后国家政府机关从应届高校毕业生中录用公务员,一律实行考试考核的办法。 (2)大学生毕业到军队就业。中央军委为实现“科技强军”战略,将进一步增加接受地方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毕业生所在学校推荐或毕业生自荐的基础上,军队用人单位按照专业要求对初选合格的毕业生进行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审查、面试、体检。考核合格后到协议单位报到。毕业生到军队工作后的待遇。报到后即享受军队干部待遇,从报到之日起发给当月相应职务薪金,实习期满后,即定职定队。本科毕业生定副连职,授中尉军衔;硕士毕业生定正连职,授上尉军衔;博士毕业生定正营职,授少校军衔。入伍后的医疗保健、保险、住房分配、家属随军、休假等福利按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执行。家属享受国家有关军属待遇。 (3)高校毕业生到“三资企业”工作。“三资企业”是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毕业生到“三资企业?工作,必须通过双向选择,签定就业协议书,还要到企业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才流动机构办理人事代理手续。 (4)其他。大举生也可以到边远地区、城镇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就业,或考研、出国,或采取自主创业。 1.2大学生就业的方式 自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以来,大学生实际上被推到了市场化就业的轨道,并逐步形成了签约就业、合同就业、定向就业、灵活就业、升学、出国和参加国家与地方项目就业等多种就业方式。 (1)签约就业:毕业生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书,领取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 (2)合同就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签定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出具接收函,不需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工作。 (3)定向就业:招生时以定向、委培形式录取的毕业生回原定向、委培单位就业。 (4)灵活就业:包括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和其他灵活就业形式。自主创业,是指大学生毕业后不是向社会“寻求”工作,而是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创业,毕业生通过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或在某一方面有特长,进而自己或与他人合作创办企业,成为新企业的所有者或管理者这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也可以为他人创造就业机会。自主创业目前已成为大学毕业生一种新的就业途径,它作为一种新的就业渠道,无疑对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由职业,是指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类职业,如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某些艺术工作者等。其他灵活就业,是指毕业生与一家或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不定期、不定时的劳动就业关系,如技术主管、技术顾问、技术员、产品推销员和管理人员等。 (5)升学:包括专科毕业生升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考取第二学士学位深造。毕业生升学一方面提高了学历层次,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就业矛盾。逐年上升的考研人数,使得考研队伍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大军,也成为缓解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6)出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加入WTO,部分毕业生到国外继续读书、深造,另外有不少毕业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到境外的企业去工作。 (7)参加国家和地方项目:毕业生参加由国家有关部委或地方政府选派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如到我国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或晋西北贫困地区工作等。 2.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势 当今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势主要现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需求不平衡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以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观念的增强,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呈现出“行情看长”的趋势。然而,仍然存在着学科专业、学历层次、地区、院校及用人单位等方面的不平衡。 2.2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提高 目前毕业生就业形成了“买方市场”,就业竞争愈显,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标准越来越高,选择毕业生也更加理性。不再单纯追求人才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许多用人单位已将综合素质作为评价毕业生“实力”的主要依据和择人标准。例如,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出现了即使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由于综合素质不同而就业差别较大的现象: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