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数学课堂中学习方式.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把握数学课堂中学习方式

如何把握数学课堂中学习方式摘 要: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要把握好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的实际运用,把二者有机融合,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数学课堂;接受学习;探究学习;融合;更加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179-01 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的关键词是“自主、合作、探究”;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挖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其中,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相对而言的就是探究学习方式,如何用好这两种新旧相对的学习方式呢?前提条件是正确理解它们各自的独特作用。 一、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作用和局限性 就其二者对学习的作用上看,接受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它的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同时,接受学习也有其强调接受和掌握的被动的一面。长期地过于强调单一的接受学习,其结果必然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能得到强化和提高,对学生来说,长时间的、持续的学校生活,如果主要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方式学习,那么他们走向成年后,独立思考能力、发现与探究能力、富有个性和充满自信创新能力就会非常薄弱。 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探究学习也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如热爱和珍惜学习的机会,尊重事实,理解、谦虚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关注好的事物等。探究学习也有局限性,如果不顾学科性质和内容的深浅、学生智慧成熟程度和教师的教学技巧及心理品质,无限制的加以推广是行不通的。这要求教师真正通晓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发现的过程。否则,弄巧成拙,反而达不到目的。 二、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相融合 通过以上的分析,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在性质、过程、作用方面各不相同,但两者在学习实践中又是可以相互为用的。为此,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需要教师善于根据不同的学科和每门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导致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而且对学生终生发展的影响也是极不一样的。更多时候,教学过程中应把两种学习方式互相渗透、融合。像一些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运用接受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教材中的定义、数学符号、数学语言等。但对数学课程中的一些关键知识、定理、数学思想等,必须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主动探究、交流合作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才因为“理解”而“牢固”。 例如: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数学上册24.2.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节课中,我首先用接受学习的方式向学生直接了当的说明了圆和圆之间的五种位置关系,而后则让学生在小组内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去发现五种位置关系下的两圆的半径与圆心距之间数量关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把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融合运用要特别注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时,我们要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初中数学教学,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逐步向学生提供探索、讨论、实践、调查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机会;教师教学的基本方式也从“授予”向“引导”过渡。多留点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探索其中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 总之,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中,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两种方式应该相互为用,在具体实施中要灵活机动,结合教材的性质、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教师具有的各种心理品质,不断总结两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经验,从事创造性活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使得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学习更加有效。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