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菲利普.罗斯《退场鬼魂》中异化主题.docVIP

析菲利普.罗斯《退场鬼魂》中异化主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析菲利普.罗斯《退场鬼魂》中异化主题

析菲利普.罗斯《退场鬼魂》中异化主题摘 要;异化理论起初来源于哲学领域。同时,文学领域的异化又有别于哲学领域的异化。文学领域的异化具体表现为人的自我异化、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与冷漠、孤立的社会关系异化等等。试以菲利普·罗斯《退场的鬼魂》小说为范本,具体讨论其中主要人物的异化表现来反映异化主题,以达到引起世人对当今世界人们精神状态的关注和觉醒,有利于当今世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异化;冷漠;孤独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274-02 一 菲利普·罗斯1933年出生于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1955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以后,在芝加大学留校任教,之后又接连在爱荷华大学作家班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并且直到1992年退休后仍然坚持写作。因小说《再见吧,哥伦布》(1959)获1966年美国全国图书奖而一举成名,他几乎获得了美国国内所有文学奖项,并且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因此,菲利普罗斯被誉为“美国文坛常青树”。他的多数作品都是描写美国犹太裔人后代的生存现状的,采用讽刺幽默手法和自我调侃的方式表达了在传统道德观念和美国当代价值观冲突边缘摇摆不定来回游走的美国犹太裔后代的精神状态,他们或退出物欲横流的大都市消极避世,或在物质欲望的诱惑下迷失自我。菲利普·罗斯于1979完成了《鬼作家》,这是备受读者关注的人物祖克曼第一次在祖克曼系列小说中亮相。在之后的数年里,菲利普·罗斯接连完成了《解放了的祖克曼》(1981)、《解剖学课》(1983)等其他八部祖克曼系列小说。 菲利普·罗斯于2007年完成《退场的鬼魂》,并在接受采访时,宣布这是祖克曼第九次也是最后一次出场。祖克曼也经历了从文学青年的幼稚、中年成名作家的成熟,到备受争议的老年作家的熟谙世故而又不屑于同流合污的巨大转变。菲利普·罗斯的作品涉及到了美国梦、种族歧视、身份寻找、性、宗教、家庭、爱情、战争、死亡、异化、犹太民族性等主题。 二 异化理论源于哲学领域,卢卡奇、卢梭、马克思、叔本华、尼采、黑格尔等人都对这一理论都有各自不同的阐述,如叔本华以“唯意志论”视之。马克思的观点比较独特,认为异化是一种物质生产和精神的生产导致了异己的发生并且反过来控制人的过程,他强调异化所产生的原因以及背景,抨击资本主义的劣性。而异化理论在文学领域还是有别于哲学领域的,虽然异化至今还是没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文学领域的异化通常指向人们的精神层面,其表现为人的精神压抑、空虚、孤独,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疏离及冷漠,缺乏是非观念,现实世界的荒诞,人的精神世界的畸形变化。总之,人的劣性即恶被披露出来。而西方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普遍关注当代人在物质充足条件下的生活现状,并且试图找到解决的办法。 在作品《退场的鬼魂》中,菲利普·罗斯也表现了对于生活在当今世界的人们尤其是对犹太人后裔的畸形精神状态的焦虑,而这种异化已经深入到作品中人物,人物之间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上。《退场的鬼魂》是菲利普·罗斯的内森·祖克曼系列小说九部中的最后一部。故事背景发生在9.11事件发生之后大选在即的美国,11年前作家祖克曼因受到恐怖分子的死亡威胁从大都市纽约退出,从此隐居新英格兰山区过着不看书、不读报纸、不看电视的独居生活,除了写作,他几乎没有什么爱好,过着几乎与世界隔绝的生活。然而,如今他已经年逾古稀,疾病困扰使他不得不回到阔别11年的纽约治疗前列腺癌的后遗症。他对大都市的态度经历了由起初仍抱有一丝希望到冷漠的转变。这时的他已经不适应生存于现代化纷繁复杂的纽约。治病期间,他遇到了几位故人并且认识了几位文学青年。然而充斥着物质欲望、丑闻、狂热、羞耻的都市使他再次决定回到原来隐居的生活中。全书描写了祖克曼短短一周左右的城市见闻,这一切令他所抱有的希望灰飞烟灭。悲剧式的结局预示着他对老去的无奈,对邪恶的无能为力,对周围的人的怀疑及对政治和大选的不屑一顾。 三 异化在精神方面的畸形表现在不同人物身上是迥然不同的。在祖克曼身上的表现则为孤独、冷漠和疏离。祖克曼独自居住在山上,对世事不闻不问,即使看电视也只是看体育新闻和球类运动,对新闻也是漠不关心。不用手机,失去了与以前的老友的联系,并疏离了生活了多年的城市生活。 孤独像恶魔一样萦绕在祖克曼周围。11年离群索居使得祖克曼变得愈加孤独。同样,居住在山上的拉里夫妇成了他唯一的朋友。退休的律师拉里为了排遣祖克曼的孤独,从别人那里要来了两只小猫给他喂养,而祖克曼却提不起任何养猫的兴趣。当拉里让他给猫起名字的时候,他也是随意命名为A和B。最后还是以影响写作等借口退回了小猫。可以说冷漠和孤独已经侵蚀到了这位年老作家的骨髓。而在热心拉里的遗言中居然还有一段是写给祖克曼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