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加工和炮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七加工和炮制

三七的采收加工与炮制 中文名:三七(云南)田七(广西),山漆(本草纲目) 拉丁名:Panax notoginseng (Bukill) F.H.Chen ex C.Y.Wu et K.M.Feng 根为肉质纺锤形,伞形花序有花80-100朵或更多,花柱2,合生至中部以上,果扁球状肾形。肉质根为名贵中药,有止血,破血散瘀,消炎镇痛和滋补之效;花、叶有清热功能。 一、来源:又名山漆、金不换、出三七、田七等。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二、产地:主产于云南,在广西、湖北、江西、四川、贵州等地也有栽培。 三、采收:三七要在夏末秋初开花钱或种子成熟后采收,选已生长3~7年以上者,挖取根部,去净泥土,剪除细根及茎基,晒致半干,反复揉搓,然后晒干,再置容器内,加入蜡块反复振荡,是表面光亮呈棕黑色,本品以夏秋采者,充实饱满品质较佳,称为“春七”。冬采者形瘦皱缩,质量较差,称为“冬三七”,也叫“冬七”。春七和冬七都用其主根去支根,较粗的粗根单独入药,叫“筋条”,其根茎为“剪口”,最细的须根称为“绒根”。 四、性状:药材三七为干燥的根,呈不规则类圆形或纺锤形,长约3~5cm,直径约0.3~3cm,顶端有根茎残基。外表面灰黄色或棕黑色,有光泽,具断续的纵皱纹及横向的隆起的皮孔,并有支根的断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木质部和皮部常常分离,皮部黄色、灰色或棕黑色,木部角质光滑,有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先苦而后微甜。以个大坚实,体重皮细,断面棕黑色无裂痕者为佳。三七药用部位为根,其中筋条为侧根或带有部分根茎,剪口为芦头(根茎);绒根为须根。“筋条”、“剪口”及“绒根”大多不饱满而有较多的皱纹,并带有灰黄色的栓皮,易折断,断面颗粒状或角质状。 五、加工 (一)现代加工技术[1] 1.清洗 三七挖出后摘去茎叶须根,留下根茎(称羊肠头)和块根,然后放人盛水的木盆内漂洗,刷去粘附在各部位的泥沙,抹去细小须根和根茎上的残叶。出水后按个头大小分成大、中、小三级,分别放在竹席或水泥晒场上摊开曝晒。 2.修剪 经第一道工序处理的三七,在阳光下摊开曝晒1~2天,待根茎、侧根部分变软后,可用剪刀把他们从块根上分别剪下,为了保证主根的质量,剪除时机和方法十分重要。 3.晒搓 已剪除根茎、侧根的三七块根要晒至五成干时(手捏块根已软身),便分次装入麻袋中,摊在平滑的木板伙石板上,用手压住麻袋,来回揉搓,逐渐把外层粗皮(泥皮)去净以后,每晒一天揉搓一次,直至干透为止。 4.抛光 分批将三七装入麻袋每次5公斤,袋中加入适量干松毛、干芭蕉叶或棕毛作为抛光物,然后扎实袋口,将袋用力来回冲撞10分钟,待三七块根外表光洁而色泽油润时,即行倒出,除去抛光物,再摊在阳光下1~2小时,声至色泽光润,质地坚实即止。 (二)火烘烤加工 具体方法:在室内建造烘烤架,烘烤架两侧面用砖砌至60cm时,横架上4—5条直径5cm粗木条,作第一层横架,往上每砌砖30cm便架设一层横担,一般设三层,烘烤时,把块根由大到小依次放于一、二、三层摊上,在烤架底层每隔7O~100cm出生一火堆,以35~40℃的温度为宜,并按加工法的第三、四道工序边烘,边搓,直到进入抛光工序。 剪下的茎叶、根茎、侧根和须根,摊开在阳光下晒干至足干或用火烘干即加工成商品中的三七叶、剪口、筋条和绒根等不同质量的不同规格的三七产品。 六、炮制:炮制时拣尽杂质,捣碎,研末或润透切片晒干。传统的炮制方法资料记载[2]有“蒸熟”和“油炸”两种。炮制前:生三七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 炮制后:熟三七有补血和血之效。下面就介绍两种三七的炮制方法: (1) 生田七片的炮制方法:取净三七太小分档,泡水洗净。分别用净布包裹4-5层,取约80℃的热水淋洒,淋洒后趁热置容器内盖闷润,每隔40分钟取出复淋一次。如此反复4-5次,尾次淋洒后,在密封的容器内闷润8-l0小时(看其三七的大小而定)。取出,刨成0.8-1mm的薄片,晾干即可。 (2) 熟三七片的炮制方法:取净三七,每公斤用米三花酒100克喷淋均匀,稍闷。另取黄精250克,加水煎煮成浓缩液250毫升,把浓缩液调入上述三七中闷透,并煮至水干为度,切成薄片,晒干即得。[3] 七、药理作用 1.止血作用: 三七能显著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三七素有极强的止血作用。 ??2.对心血管的作用:三七总皂甙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量。 ??3.抗炎、免疫作用。 此外,三七有降血脂、降血糖、抗利尿、抗氧化、抗衰老、抗实验性肝损伤、抗溃疡以及促进蛋白合成等作用。 八、性味与归经 《本草纲目》 :“甘微苦,温无毒。” 《本草汇言》 :“味甘微苦,性平,无毒。” 主治:三七可止血、散血、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瘢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淤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