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陈氏太极拳古谱老架圭皋.doc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光溢彩-陈氏太极拳古谱老架圭皋

流光溢彩:陈氏太极拳古谱老架圭皋 无极者,一物未有也。太初以上浑浑穆穆、混混沌沌,所谓大混沌者即此时也。学者上场打拳端然恭立,合目息气,两手下垂,身桩端正,两足并齐,心中一物无。所著一念无所思,穆穆皇皇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故其形无可名,名之曰无极象形也。 太极者生于无极也。谓太极已有形声乎?曰未有也,未有不曰无极,而曰太极,何也?然太极虽无形声而几朕已兆。如硕果之仁,生机将动未动,特生机未足而未出乎核之外耳。不然,天地何自而生乎。是大混沌后,阴阳虽未分,而分之机已动。一至于分则清气上升而为天,浊气下降而为地。但此时清气犹未上升,浊气犹未下降耳,故谓之为太极。是前人上推阴阳五行之机,未生天地,无可名称,名之曰太极。而要阴阳五行已俱备矣。打拳上场,后手足虽未运动,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阴阳开合之机,消息盈虚之数,已俱寓于心腹之内。此时一志凝神,专主于敬,而阴阳开合,消息盈虚特未之形耳。时无可名,亦名之曰太极。言此以示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学拳。 平素打拳因地就势,不必拘定方向而守一定之位置。但北辰北斗皆在北方,学者宜心向之,仰承天机人之中气,乃有真宰,故画图以面北背南,右东左西,定为准绳,以示规矩。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足容重,手容恭,头容直,目容肃,坐如尸,立如旗。 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打拳时,执事敬,自然周中,规折中矩,而视听言动皆在规矩中矣。 未打拳时,心平气和,浑然一太极气象。将打拳时,神恬气静,至手足动时方能躁释矜平,运我太极拳中自然之天机,而从容中礼(拳皆有天理自然之节文)。 礼曰惰慢之气不可涉于身体,一涉惰慢动作必溢规矩之外,百病丛生矣。 礼心于敬,乐主于和。能敬能和,然后能学打太极拳。 或曰太极拳一艺也,如子之言立规太严,虽圣贤用功不过如是。一艺之末奚必然哉,余曰不然。 打拳亦所以修身正卫性命之学也,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打拳之道,自始至终不外一个敬字。能敬则专心致志,自无鸿鹄之射,扰乱胸中。至于拳中法律一一皆详如左。 左阳右阴图 此第一势手足运转图。左手属阳内圈,左手与左足所运之圈。右手属阴外圈,右手与右足所运之圈。非更迭转实一齐运动。左手略先,右手略后;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机之动,阳先阴后;运之势,阳内阴外。 此图如万物阴阳交合之意,阴阳一端之用。 运动气机图 孟子曰:“志者,气之帅;气者,体之充。”心如将军,气如兵,将军一出令,则士卒皆听命。清气上升,行于手;浊气下降,行于足。气皆行到指头乃止。气之上行下行,似两橛,其实一气贯通也。 气机行于肱内皆缠丝劲。言手而足在其中。 (图1)此形内劲由肩臂而行于指甲。 (图2)此形内劲由指肚而收于腋肩臂。第一图是出劲,第二图是入劲。 (图1)胳膊劲由心发,行于肩,过肘至指,此是顺缠法。由骨至肌肤,由肩至指出精也。(图2)由指至肩倒缠法,所谓入精者引之而来,使敌近于我也。 两腿之劲皆由足趾领起。上缠过踝、过膝至大腿根两腿根间,谓之裆,即会阴穴也。运动足后跟踏地渐至趾通谷、大钟、外腓以及隐白、大敦、厉兑实实在在踏于地上。 何谓金刚捣碓?金刚神名,钢如精金百炼,坚而又坚。其手所持者,降魔杵也。捣碓者,如谷之在臼,以杵捣之。右手将捶如降魔杵,左手微屈如碓臼。既取其坚刚沉重,又取两手收在一处以护其心。故名。 打拳以鼻为中界,左手管左半身,右手管右半身。各足随各手动之,心身不可使气,轻轻运动,以手领肘,以肘领臂,手中之气仅仅领起手与臂而已。不可过,过则失于硬。上体,手如何运动,下体亦随之上下相随,中间自然皆随。此为一气贯通。上场立必端正,两手垂下,两足并齐,两膝微屈,裆劲要开、要虚。裆开,然后心气发动。先以左手领起,左足往前进半步,遂以右手领起右足,右手自下由左手外绕一圈上去。两手套住,如转环转一圈,右手落在左手掌中,手与心齐,一齐停住。右手与右足皆虚虚笼住,左手与左足皆实实在在踏于地上,如土委地。百会穴领其全身,要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气如何上升,非平心静气不可,浊气必下降。至足一势既完,上体清气皆使归于丹田。盖心气一下,则全体之气无不俱下。太极拳自始至终,独此一势是正身法,端而肃,实而虚,柔而刚,上下四旁任人所感皆足以应之。此所以领袖群着,而为之首理,实气空圆转自如浑浩流行,绝无滞机。每一势完,仍归到浑然一太极气象。绝无迹象可寻,端绪可指。外似停止,而内无间断,此太极之所以为太极也。 两大腿根要开,裆开不在大小,即一丝之微,亦算得开。盖心意一开,裆即开矣,不会开裆者,腿虽岔三尺宽,不开仍然不开,是在学者细心参之。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