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热带印度洋地区OLR季节内标准差研究
热带印度洋地区OLR季节内标准差研究摘要利用美国NOAA卫星观测1979—2008年OLR(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数据资料,分析了热带印度洋 (30°S~30°N,30°E~120°E)OLR不同时间尺度尤其是季节内标准差,得出季节内震荡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通过对季节内振荡的均方差的常年平均和季节性变化的研究分析,发现波动不稳定的地区常出现在热带印度洋中部,我国南海基本在每个季节都存在于均方差分布的最大值区,这一区域的稳定性不是很强。
关键词热带印度洋;OLR;季节内标准差
中图分类号 P4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023-01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JO)发现之初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人员发现印度季风区的云量和槽脊活动呈周期性变化,其变化周期分别为30~40、30~50 d[1],200 hPa辐散场也存在30~50 d的振荡东传。至此,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开展了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大量研究,其中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结构特征和基本活动规律研究较多[2]。
该文研究对象是热带印度洋地区(选取位于30°E~120°E,30°S~30°N的海域作为研究区域),因为相对关于热带太平洋的ENSO现象及其影响的研究较少,而且其影响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等周边国家的气候,与亚澳季风密切相关,也是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4]。通过对OLR变化尤其是OLR季节内振荡性质的时空特征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热带印度洋地区对流活动特点。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局大气OLR资料(2.5°×2.5°),选取1979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热带印度洋地区(30°S~30°N,30°E~120°E)逐日平均格点数据。
1.2处理方法
根据谱分析结果对OLR季节内振荡的滤波进行处理,滤波后计算季节内的标准差,观察季节内振荡的稳定区域的分布情况。标准差越高,表示这个地区数据越离散,稳定性不强;反之,标准差越低,代表这个区域的数据越精确,稳定性就越强[5-7]。根据30年的数据资料做均方差,然后分析其分布情况。
2热带印度洋地区OLR常年季节内均方差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偏离平均波动最大的区域有2个。其一在热带印度洋中部的印度东南部海域,偏离值达到16 Wm-2以上。对于常年平均的标准差热带印度洋OLR季节内振荡的异常主要体现在该地区。基本在整个印度洋范围标准差都在10 Wm-2以上。在南纬15°标准差变化的梯度很大,13个纬度就变化了9个数值。另一处最大值位于我国的南海,南海的OLR异常直接对我国的气候以及我国南部降水的性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有研究者也已发表关于热带印度洋—太平洋夏季OLR变化时空特征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的文章,结果表明确实有密切的联系[8-11]。低值区大范围地分布在印度洋的南部地区,说明南部海域的波动变化较为稳定,也最接近平均的波动。图1的均方差与以前发现的OLR的季节变化图相呼应,有学者已经分析出赤道印度洋中部变率最大,因而其标准差也最大。同理,也说明我国南海地区也是OLR振荡的明显区域,且常年的均方差变化是沿低纬向高纬稳定地逐渐增强。
3 结论
采用美国国家海洋局和大气局的1979—2008年OLR逐日平均格点资料(2.5°×2.5°),根据功率谱处理的谱分析结果,用滤波之后的数据求其均方差,观察30年的季节内均方差的性质。结果表明:滤波处理后观察OLR季节内振荡均方差常年分布,发现波动不稳定的地区在热带印度洋中部表现的最为明显,而我国南海基本在每个季节都存在于均方差分布的最大值区,这一区域在全年的稳定性都不是很强。
4 参考文献
[1] WALLACE J M,SMITH C,BRETHERON C S.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of wintertim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500-mb height anomalies[J].Journal of Climate,1992,5(12):561-576.
[2] 李崇银.大气季节内振荡研究的新进展[J].自然科学,2004,14(7):734-741.
[3] 翁笃鸣,李炬.中国地—气系统净辐射的气候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
(下转第25页)
(上接第23页)
学报,1995,18(2):255-262.
[4] 陶云,曹杰.向外长波辐射(OLR)年际变化的时空分布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2005,27(3):223-227.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体例格式8: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3学习任务考核方案.docx VIP
- 石方破碎开挖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TCCPA-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钢混塔架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2025年浙江省江山市中考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新】.docx VIP
- 支持性护理对结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分析.pdf VIP
- Goodrive300-01A系列空压机专用变频器说明书.pdf
- 跨境电商平台创业计划书.docx VIP
- 智能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 课件 第1章 智能制造技术的产生及发展.pptx
- 2025年辅警招聘公安基础知识100题及答案.pdf VIP
- 砂浆及砌块原始记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