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味间作栽培藏木香试验探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独一味间作栽培藏木香试验探究

独一味间作栽培藏木香试验探究摘要为了研究甘南高原独一味间作栽培藏木香对独一味出苗率、成活率、叶长、叶宽和株高的影响,试验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法。结果表明:独一味间作栽培藏木香时当年生独一味的出苗率、成活率比单作极显著提高;二年生独一味的叶长、叶宽和株高的生长变化也比单作显著加快。这一试验结果攻克了独一味大田栽培中成活率低的技术难关,对独一味的人工栽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独一味;间作栽培;藏木香;生长 中图分类号S567.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113-01 独一味[Lamio phlomis rotata(Benth.)Kudo]为唇形科植物,原属糙苏属(Phlomis Linn),现已从该属中分出成为独立的属,称独一味属,仅1种,又名独步通,为多年生无茎草本,高2.5~10.0 cm,根茎粗而长,叶片4枚对称。藏语亦称大巴、打布巴。其根及根茎或全草入药,药材表面枯黄色或黄褐色,质坚硬、干枯、气腥臭,是我国藏、蒙、纳西等民族民间常用草药之一。可用于治疗骨髓炎、关节黄水病、骨折、跌伤、枪伤、筋骨疼痛、跌打瘀痛等。现代医学证明,藏药独一味具有较好的止血、镇痛、活血化瘀、抗菌消炎及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1]。藏木香(Inula helenium I.)系菊科旋覆花属植物,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2 m,全株被毛。根圆锥形,具多数须根。茎直立,有纵沟纹。 基生叶丛生,具长柄,叶片大,长20~40 cm,宽12~20 cm。 目前,国内外对独一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2-7]、药理[8-10]和临床[11-12]方面,对其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几乎未见报道。主要是因为独一味人工栽培很难成功,种子直播出苗率很低,而且出苗后的成活率也非常低。药品市场上独一味的药源几乎全部以野生种为主,尤其随着独一味用药量的增大,加之多年的过度采挖,造成了野生独一味资源面临严重濒危的现状。因此,人工栽培独一味已迫在眉睫。该研究目的在于根据藏木香与独一味各自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以研究甘南高原独一味间作栽培藏木香对独一味生长的影响,旨在建立一套先进的栽培技术,也为独一味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新途径。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田间试验于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高寒生态系统研究所藏药材引种驯化示范基地进行。试验地位于东经102°54′,北纬39°59′,海拔3 000 m以上,年均气温1.7℃,为高原气候,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547 mm。处于甘肃南部高寒阴湿区,土壤为亚高山草甸土。 1.2供试材料 独一味种子采自甘南州合作市当周沟,于2010年5月26日与二年生藏木香套种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藏药材引种驯化基地。 1.3试验设计 设独一味单作、独一味间作藏木香2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30 m2(6 m×5 m),每个小区5行,小区四周开边沟和设置保护行。藏木香每小区按株行距为100 cm×40 cm起垄种植,垄宽100 cm,高40 cm,每垄种2行,每小区种6行。当5月底二年生藏木香地上茎叶开始进入生长旺盛期时,将经过精细筛选的饱满、无病虫害、温水浸泡处理后的独一味种子按株行距10 cm×10 cm播种于藏木香垄沟间,每沟种9行、每行180粒,每小区种18行。每小区独一味的播种量为3 240粒。 1.4取样、测定方法和数据处理 2010年7月1日、7月15日分别统计出苗率,7月30日、8月15日、9月30日分别统计成活率,第2年返青后在6月26日、7月26日、8月26日、9月26日,每小区取样20株测定株高、叶长、叶宽。 数据计算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DPS7.05统计学软件进行绘图和方差分析,采用新复极差(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独一味间作栽培藏木香对当年生独一味出苗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独一味与藏木香间作栽培对独一味的出苗率有极显著影响。独一味间作藏木香的平均出苗数极显著高于独一味单作。7月15日出苗率达到最大,且间作比单作高出24.29个百分点。说明独一味与藏木香间作能极显著提高其出苗率。 2.2独一味间作栽培藏木香对当年生独一味成活率的影响 由表2可知,苗期独一味单作栽培时的成活率很低仅有42.01%,间作栽培高达96.20%,但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单作和间作的成活率都增加,进入9月的生长旺盛期,植株成活率达到最大;在整个生长物候期独一味间作藏木香栽培的成活率也是极显著高于独一味单作。7月30日测定的成活率间作比单作极显著高出54.19个百分点。说明独一味间作栽培藏木香能极显著提高尤其是苗期独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