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重病人感染的病理常识概要
第十九章 危重病人的感染 概 述 危重病人的感染是重大挑战 社区获得性感染 入院前已存在 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感染 ) 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发生率约6%~17%。危重病人中发生率可达25%以上,且呈上升趋势。 内 容 第一节 危重病人的感染因素第二节 感染的病理生理第三节 危重病人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第四节 危重病人感染的治疗第五节 常见危重病人的几种感染 第一节 危重病人的感染因素 病人因素 医源性因素 环境因素 基础疾病 高龄 并存病 多发伤 直接感染 内原性感染 第一节 危重病人的感染因素 —— 医源性因素 诊疗措施 药物 镇静药——抑制咳嗽、呼吸道纤毛、吞咽 H2受体抑制药——胃酸pH↑,胃细菌增殖 抗生素——菌群失调;耐药菌生成 免疫抑制药——免疫力↓ 导管 引流、输液、通气环路 入人体——外源性感染 迁移——内源性感染 /jrsy/ /jrsy/by/ /jrsy/wh/ /jrsy/yf/ /jrsy/zd/ /jrsy/zl/ /jrsy/zz/ /kfal/ /kydt/ /lylx/ /qt/ /qt/azb/ /qt/fl/ /qt/lb/ /qt/md/ /qt/rtr/ /qt/rxg/ /rdxw /szqpz/ /szqpz/by/ /szqpz/wh/ /szqpz/yf/ /szqpz/zd/ /szqpz/zl/ /szqpz/zz/ /yydt/ /zjfc/ /zljs/ 第一节 危重病人的感染因素 —— 环境 ICU滞留时间长 ICU设计与布局不当 病人来源广泛 第二节 感染的病理生理 多为院内感染:致病力强、耐药 不同部位致病菌不同 病源体多为细菌;耐药菌增多 G- 多见;以多源性、散发性为特点 G+ 逐步增多 真菌发生率逐步增多 可有条件致病菌 医院感染 携带致病微生物的状态不同 :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免疫机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即病人在发生医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携带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自身感染。 外源性感染:由环境或他人处带来的外袭菌群引起的感染。包括: 交叉感染 在医院内或他人处(病人、带菌者、工作人员、探视者、陪护者)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 环境感染 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及其它物品)造成的感染。 /wtrl/ /zy/ /yc/ /yl/ /shqh/ /gwy/ 诱发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1. 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 降低整个机体对感染侵袭的抵御能力;在疾病发生的局部为感染创造必要的条件。 ??2. 住院的时间 染的发生率与病人住院时间长短正相关 ?3. 抗生素的应用 诱导PPM产生耐药性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而受到耐药细菌的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特点之一。 第三节 危重病人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危重病人感染的临床特点 起病隐匿 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原发病引起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很难区分,早期难认识。 发展迅速 危重病人免疫低下,感染病灶难以彻底清除,多为耐药菌,因此,较难控制,易发展成为脓毒症,从而导致或加重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危重病人感染的临床特点 症状多样 发热最常见,但程度和热型不一。而头痛、乏力、纳差、肌肉酸痛、胸痛、尿痛等主观症状多不明显。 局部表现不典型 继发感染的器官、系统定位症状和体征一般不很明显 与危重病本身难鉴别 各种原因所致的危重病可能有一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系统性炎症反应,而感染的本质正是微生物所致的炎症反应,两者的临床表现很相象或重叠,特别是败血症和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更难区分。 临床表现 表现不同:病情复杂;病源微生物多样;有少见致病菌 体温 ↑、 WBC↑最常见,但缺乏特异性;老年、衰竭病人敏感性↓ 感染病灶难寻,而定位诊断却非常重要 诊断 病史 原发病? 易发因素? 体温、血常规 局部体征 辅助检查 明确感染部位 标本:培养 + 药敏 病原学诊断 鉴别非感染因素 病原学诊断 在可疑感染部位检出肯定的病原微生物是确立诊断的重要手段。还能指导抗感染药物治疗。 优质标本是可靠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 标本均应 尽可能无菌取材,严格避免污染。力求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作厌氧培养时需隔氧条件下采集和送检。 药敏结果通常用最低抑菌浓度或分敏感、中度敏感和耐药三个等级。 病原学诊断 对病原学检查结果的解释时应认识到: 病原学结果不是诊断感染症的唯一依据,必须结合临床分析。 标本的质量是检验准确的前提。 任何检验方法均有局限性,可导致假阴性。 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除了与体外药敏试验有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华为时间管理概要.ppt
- 华为BSC功能介绍-利用空闲Bu概要.ppt
- 华北城市巡店报告PPT概要.pptx
- 华为LTE站点设计及数据配置指导概要.pptx
- 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论文书写规范概要.doc
- 华为设备外时钟检测问题测试及解决方法概要.doc
- 华南农业大学汇编语言8086习题(附答案)概要.doc
- 华南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线作业概要.doc
- 华图言语理解细节理解题概要.ppt
- 华为最新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概要.ppt
- 《GB/T 32879-2025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649.2-2025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2部分: 动态图像分析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最近下载
-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护理2023版团体标准》解读.pptx
- 开题报告医学PPT模板.pptx VIP
- 2011中考英语作文指导及范文.doc VIP
- 高考英语总复习-第二部分-语法填空专项突破-专题二-无提示词填空-第六讲-并列句和状语从句-市赛课公.pptx VIP
- 工会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河北省中考英语复习指导课件.pptx VIP
- 供应商评级管理办法.docx VIP
- 2025年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与答案解析(共五套) .pdf VIP
- 2025年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30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党纪党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_党规知识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