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技管理专题-技术能力
1.技術採納或忽略 科技接受模式 (TAM) (TAM2) 創新擴散理論 2.技術吸收或放棄學習 媒體豐富理論 3.技術利用或閒置 技術利用的能力 吸收能力 技術應用方式與影響因素表(1) 技術應用方式與影響因素表(2) 企業技術儲存的分類架構 企業技術儲存的分類架構-續 技術知識利用 技術知識移轉的成效衡量 影響知識移轉使用深度的因素 組織的策略矩陣 組織的規範性知識的評估 * 科技與創新管理 第十章技術利用 陳澤義 教授 國立台北大學 國際企業研究所 chenty@mail.ntpu.edu.tw (02) 2673-6270; 8674-6786 外 來 知 識 的 傳 遞 採納 或 忽略 吸收 或 放棄 學習 利用 或 閒置 技術接受模式 創新擴散理論 媒體豐富理論 吸收能力理論 組織文化議題 個人動機模式 價 值 實 現 圖10-1 科技知識利用的基本分析架構 外在 因素 技術有用性 的認知 技術容易使用 的認知 使用 態度 使用 意願 資料來源: Davis (1986). 圖10-2 技術接受模式(TAM) 個人 或 企業 吸收能力理論 吸收能力之形成因素 吸收能力的影響結果 累積相關技術 的程度 技術背景的 差異性程度 個人努力 的程度 個人 旣存的 相關 技術 品質 新技術的記憶 新技術的獲取 新技術的利用 創意的產生 個人吸收能力的影響 個人吸收能力的形成 圖10-4 個人吸收能力分析架構圖 資料來源: Cohen Levinthal (1990). 相關技術的累積性 相關技術的差異性 相關技術的定義性 企業 技術的 吸收 能力 趨勢預測正確性 創新速度與成本 外來技術接受度 新技術趕上速度 相關技術的重疊性 企業吸收能力的形成 圖10-5 企業技術的吸收能力分析架構圖 企業吸收能力的影響 對創新的企圖心 資料來源: Cohen Levinthal (1990). 問題不確定性 問題模糊性 媒體豐富度 多元暗示性 即時回饋性 多元管道 個人化 語言多元性 資料來源: Daft Lengel, (1986). 圖10-6 媒體豐富理論 技術利用的意願 企業文化議題 技術利用的方式 圖10-7 技術的利用方式 技術利用 的意願 技術利用 的能力 技術的提供 --給需要的人 技術的植入 --產品或服務 技術的銷售 --賣個好價錢 技術的利用 --重要的工作 技術的利用方式 創新冒險 組織文化 創新失敗 與處罰 不恥下問 的文化 此處發明 資料來源: Wiig (1999). 創新擴散 創新擴散理論架構TID—Roger, 1983 相對優勢 創新可試用性 與原知識相容性 個人形象提升 結果可呈現性 結果可見度 創新本身 複雜性 影響創新採納的因素 技術 應用 方式 運用此技術在產品的製造與生產 運用此技術委託別人製造 與別人合資運用此技術生產產品 將技術授權出去 (use or sale) (joint-enture) (license-out) 組 織 內 外 來 知 識 選擇 與 過濾 加工 與 提煉 儲存 與 擷取 更新 與 重整 組織知識儲存的基本架構—Davenport prusk, 1998 公文 檔案 報表 組織流程 制度 法則 手冊 機械式 個人專業技能 專案團隊 集體知識 有機式 機械化 程度 分散 整合 程度 整合 Bonora Revang, 1991 流程 專案成果 報告 案例 教訓學習 程式設計 手冊 藍圖設計 外顯式 專案團隊經驗 腦力激盪 默契 協調 合作 直覺 創意 判斷 內隱式 擷取容易 程度 團體 個人 媒介 儲存 Bonora Revang, 1991 (Davenport Prusak, 1998) 知識 移轉 知識 吸收 知識 利用 知識 傳遞 = + + 影響技術知識移轉速度的因素 (Davenport Prusak, 1998) 1.知識移轉的深度 2.知識移轉的速度 2.分散各地的 員工,是否提供 適當的科技設備 1.知識定義 是否明確 (Davenport Prusak, 1998) 1.移轉媒介的豐富程度 2.接受者採納的動機 3.接受者的吸收能力 針對不同知識類型,要如何利用不同的移轉管道來傳遞 接受者是否真心接受此一知識 接受者是否聽得懂此一知識 知識 移轉 使用 深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特拉匹韦双环吡咯烷中间体的合成新工艺.PDF
- 特约条款.PDF
- 特种爆破-贵州爆破网.DOC
- 犁狉狓犣狉犗3陶瓷固溶体的制备表征及介电性能-化工学报.PDF
- 牛津英语搭配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PPT
- 特性较具弹性惟生产量需受限於销售订单或预期销售量.PPT
- 特晚熟红桔JZTP-1胚珠败育的胚胎学研究-中国农学通报.PDF
- 犙犁犃犚模型各参数对草酸铅阴极还原反应电流效率的影响.PDF
- 犎犉犃犅犘-畜牧兽医学报.PDF
- 犬SLAM受体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中国试验动物学报.DOC
- 秸秆覆盖对黄土坡面矿质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Ξ-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PDF
- 积雪草酸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及自噬水平的影响-江苏大学.PDF
- 稀土对Fe基合金激光熔覆层抗磨性能的影响-摩擦学学报.PDF
- 稀土氧化物在稀土一镍系制氢催化剂中的抗积碳作.PDF
- 稀土氧化物对结晶器保护渣理化性质的影响-JournalofNortheastern.PDF
- 种子植物门Spermatophyta.PDF
- 程序公正与权威信任:公共政策可接受性机制-心理学报.PDF
- 稀土过渡金属硫化物ABSRareEarthTransitionMetalSulfidesABS3.PDF
- 稠度黏滞度与针入度.PPT
- 空气污染概述.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