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言断句 卢新庭.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文言断句 卢新庭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司 马 懿 诸 葛 亮 相 守 百 余 日 亮 数 挑 战 懿 不 出 亮 乃 遗 懿 巾 帼 妇 人 之 服 懿 怒 上 表 请 战 帝 使 卫 尉 辛 毗 仗 节 为 军 师 以 制 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选自《资治通鉴》) 答案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 考题:初做 · 体验 考点:分解 · 训练 阅卷:归纳 · 矫正 第三节 文言断句 陶潜《陨盗》 下面是陶潜的《陨盗》全文: 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拊床一呼二盗俱陨 (1)请断句加标点。 (2)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能不能再简洁一些? 答案 (1)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拊床一呼,二盗俱陨。(2)可再简洁为:蔡裔勇,声若雷。二盗入室,裔呼,俱陨。 (2011·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始汲黯为谒者①,以严见惮。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 黯多病,赐告②者数,不愈。庄助复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③,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选自《纲鉴易知录》卷十三) 【注】 ①谒者:官名。②告:休假。③贲、育:即孟贲、夏育,两人均为古代著名勇士。④青:卫青,汉武帝时名将。⑤揖客:只揖不拜之客。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B.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C.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D.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解析 做本题时应注意把握句子中的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也”,另外,注意诵读和从句意上断句,重点是根据主语的转换来断句。 答案 C (精彩PPT名师讲解) 教你思维 (1)用自己的话说说,画波浪线的部分存在一组怎样的对比?                                      答案 丞相见皇帝时,皇帝有时不戴帽子;但如果是汲黯进见,皇帝一定会戴帽子(不戴帽子就不见)。 (2)画波浪线的部分,其结构上可划分为哪两部分?这两部分是怎样的关系?                                      答案 到“不冠不见也”为止,前面是第一层,后面是第二层。这两层是概述与具体举例的关系。 (3)画波浪线的部分,出现了四个“上”字,“上”是什么意思?是否指某一个人?                                                                           答案 “上”是指“皇上”,即皇帝,文中具体指汉武帝。 (4)“上”在句中作什么成分?除了“上”之外,作这一成分的词语还有哪一些?                                                                           答案 “上”在画线的部分出现四次,全部作主语,它的前面可看作是断句点。作这一成分的词语还有“丞相”“黯”。 (5)画波浪线的部分有哪些动词?它们中哪些位于句末,作为断句的标志?                                                                          答案 画线的部分的动词有:“见”(三次)、“(不)冠”(三次),“坐”、“奏事”、“望”、“避”、“使(人)”“可”等,其中第一、二个“见”和第一、三个“不冠”位于句末,可作断句的标志。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