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句式词类活用概要
2.用“……为……”“……,是……”式表示判断。例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译文:如今别人是砧板,我们是鱼肉。 ②蔺相如,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③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 译文:两个骑马的人轻快前来了,他们是谁? ④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4.用“非”表示否定判断。例如: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译文: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②予本非文人画士. 四、省略句 (一)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名词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来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用的否定副词有:“不、弗、未、勿、毋(无)、否、非”,否定动词“毋(无)”,否定性不定代词“莫”。例如: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译文:然而没有料想到自己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 什么是状语 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1:他[已经]走了。 2:大家[非常]好。 3:那个孩子【飞快地】跑了。 4:羊群[缓慢地]移动着。 5:咱们[北京]见。 6:老师们[下午]开会. 7:他 把自行车 骑坏了 8:大家[向外面]看. 9:我们【按照要求】写作文。 练习 翻译下列句子: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具告以事。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什么是定语? 定语是用来限定、修饰名词或代词的,对名词或代词起修饰、限定作用的词、短语或句子,汉语中常用‘……的’表示。 找出定语 中国的 历史有自己的 特点。 3.定语后置句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或代词的,它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古今一样。但在文言文中除此之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此时就是“定语后置”。 (1)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 B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主谓倒装句。多见于感叹句或疑问句,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词类活用复习第二课时 (二)名词用作状语 状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在古汉语中,名词可以作状语,起到副词的作用。有的在翻译时需加上适当的介词。 名词活用为状语 现代汉语:副词、介词短语作状语,普通名词很少作状语。 名词活用为状语(例句) 2.活用形式 (1)表示比喻。例如: ①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的翅膀那样)蔽沛公。(《鸿门宴》) ②谈笑间强虏灰(像灰一样)飞烟(像烟一样)灭。(《赤壁怀古》) 规律小结:状语可译为“像……一样”,“跟……似的”。像+名词+那样+动词或形容词构成偏正关系(状语+中心词) (4)方位名词或时间名词作状语。例如: ①孔雀东南(向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②项伯复夜(在夜里)行。(《鸿门宴》) ③君子博学而日(每天)参省乎己。(《劝学》) ④独夫之心,日(一天天地)益骄固。(《阿房宫赋》) 练习 ?1.内立法度。(《过秦论》)? 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赤壁赋》 3.有大石侧立千尺。 (《石钟山记》) ?? 4.使不上漏。(《项脊轩志》)? 5.前辟四窗。(《项脊轩志》) 6.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7、时汉连伐胡。 8、日侍坐备顾问。 9、族庖月更刀,良庖岁更刀 综合练习 ※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 ※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 例如:又郊败之。 练习:比较分析下列句中词的用法。 ①合流屈曲而南。 ②斜削东下,与东山夹溪南流。 (三)动词用作名词 1.判断依据 当一个动词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而是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时,这个动词便活用作名词。活用为名词的动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常出现在“其”或“之”的后面。 (2)无标志性词语,例如: ①追亡(逃跑的人)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 ②古人对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收获)。(《游褒禅山记》) 练习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