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词类.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词类

第二讲 词类 一、汉语词类研究 (一)什么是词类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二)汉语词类问题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因为汉语学术界在20世纪曾经就汉语词类问题进行了三次大讨论。 1、30年代第一次词类问题大讨论; 2、50年代第二次词类问题大讨论; 3、80年代第三次词类问题大讨论。 1、30年代以前汉语词类问题的讨论 传统语法中,词类问题是语法研究的主要问题。汉语语法学自《马氏文通》起,就对划分词类的标准、具体词的归类、词类体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过讨论。但在西方语法框架中的研究,一直未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论。 30年代汉语词类问题讨论的主要文章都收集在了《中国文法革新论丛》中了。 2、50、60年代汉语词类问题讨论 这次讨论从1953年10月一直延续道1955年7月,参加者很多,前苏联学者穆德洛夫也参加了。 讨论中明显分为两大阵营: 一派:以高名凯为代表。他撰文始终认为汉语的实词没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分别,学者李行健和刘正琰等赞成高明凯的观点。 另一派:不同意高明凯的观点,主张汉语有词类分别,王力、吕叔湘、胡附(胡裕树笔名)、文炼(张斌笔名)、黎锦熙、穆德洛夫等是其代表。 讨论的关键问题是划分词类的标准。 高明凯认为区分词类不能拿词的意义、声调变化、功能和结合关系做标准,只能拿标明各种词类的特殊形式,即狭义的形态做标准(大前提),而这种标明各种词类的特殊形式又是不存在于汉语的,同时汉语的构词形态也不足以用来作为区分汉语词类的标准(小前提),因此,汉语的实词没有词类的分别(结论)。 另一派反对方则认为,划分词类的标准不应仅仅是词的形态变化,而要参考若干标准,认为对于汉语,诸如构词形态、词的句法功能、词与词的结合关系、鉴定字和声调变化乃至词的意义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不仅如此,主张汉语实词有词类分别的学者还认识到,这些都可以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之间有主次之分,使用时各标准之间也要协调好。 取得的成绩 (1)一致认为汉语的实词是有词类分别的; (2)明确词类是词的语法类别,因而不能单凭意义来划分汉语的词类,词义至多也只能是参考标准; (3)明确汉语有形态,但和印欧语形态有一定程度的差别,不是严格意义的狭义形态(汉语有广义形态,“广义的形态,除了单词的形态变化外,还包括词和词的相互关系、词和词的结合、词语的先后次序等等。”); (4)明确狭义形态不是划分词类的唯一标准,划分汉语词类应是多标准的,并应该以词与词之间的结合关系为主要标准,同时参考其他标准。 3、80年代第三次词类大讨论 1.关于词类的性质,取得了比较统一的认识,认为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关于给词分类的目的或划分词类在语法研究中的价值,则有不同的看法。 2.多数学者承认划分词类的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吕叔湘、陈望道、朱德熙、陆俭明等)明确承认以语法功能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是新时期汉语词类研究的重要成果,这也是对“意义”标准和“狭义形态”标准否认后的必然选择。这是新时期词类观点的主流。这一标准已经被广泛吸收入语法教学和语法研究中去。 3.词的分类和归类问题 词类体系是一个层级体系,词类划分也具有相对性。 4.词的兼类、名物化等有关问题 20世纪50年代的词类问题大讨论,引发出了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问题。在主语、宾语位置上出现的动词或形容词词性如何,引发了不同的学术分歧。以至于使其成为学术界一桩议而未决的公案。(参看有关论文) 经过三次大讨论形成共识: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按词所具有的不同语法功能所划分出来的类别。 但是现在词类问题仍旧存在一些有争论的问题。 二、划分词类的标准 1924年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中提出“依句辨品,离句无品。”如 (1)劳动人民 (2)热爱劳动 他们认为(1)中的“劳动”是动词转化为形容词,(2)中的“劳动”是动词转化为名词。 对于词类划分的标准,前人提出了三种依据:一是,词的形态;二是,词的语法意义;三是,词的语法功能。 (一)词的形态 对于像印欧语那样有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的语言切实可行,也不会存在争议。而对于像汉语这样缺乏形态标记和形态变化的语言来说,不够实用。 (二)词的语法意义 可行,但是太复杂。比如,名词是表示事物名称的,一般我们用“什么”来回答。但是实际操作困难重重,如 ——你在看什么? ——看《红楼梦》 ——看打篮球。 《红楼梦》是名词,而“打篮球”是动宾短语。 (三)词的语法功能 这是科学的划分词类的方法。划分词类是为了研究和讲解句法组织。词的语法功能具体体现在 (1)词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2)词跟词结合的功能;(能跟什么词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