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概要
在出狱欢迎会上的 演 说 课件制作 台儿庄区彭楼中学 何若玉 闻一多的 同学们,我们沿着历史的车辙上溯到1946年7月15日。这天,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主持大会。会上由于混入了国民党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场。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满腔悲愤的发表了演讲。 1.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 2.理解演讲词的内容和特点。 3.理解邹韬奋的人格魅力。 认识作者 邹 韬 奋(1895年11月5日~1944年7月24日),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人, 邹韬奋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新闻记者、出版家。 名字由来 革命先锋 韬奋精神 作者照片 1.学生默读课文 背景链接 救国七君子 2. 1936年11月22日深夜,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罪, 逮捕了邹韬奋和救国会的其他领导人沈钧儒、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共七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在243天的狱中生活里,邹韬奋始终以一个坚强的爱国民主战士的姿态,同反动派针锋相对,“战而不屈”,表现出无畏的革命风范及英勇的斗争精神。七七事变后,在全国人民的强大压力下,1937年7月31日,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将邹韬奋等7人释放出狱。 3.问:你读出了作者演讲的意图了吗? 1.表明自己的志向; 2.鼓励诸位投身到民族解放中去。 1.在开头,作者的自称,用了一个今天看来比较陌生的字眼:“兄弟”,为什么不自称“我”呢? 作者自称“兄弟”,有利于缩短说话者与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不是踞高临下,而是和对方平等。如果称“我”就会居高临下,扩大与听众心理距离,就可能感到隔膜了。 2.文章中第二个关键词是“心安理得”。它是有多重内涵的。你能说说吗? 一方面是个性原因,在命运转折关头,心平气和。二方面是信仰坚定,自认“无错”,受难才心平气和。三方面是出狱后要做的救国工作是对的,今后还要坦然做下去。 3.作者有没有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结合文中句子说说作者的理想和信仰是什么? “在看守所内感想是什么?个人都不要紧,可牺牲,可抛弃一切,但不能出卖大众,违反良心做事。个人尽可杀即杀,打即打,心中满不在乎。” 作者愿意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 4.作者身陷囹圄为什么“没恨人的心”? 这话是说给国民党听的。你们把我关进了监牢,我不但不记仇恨,相反,为了抗日大业,还要合作,只要你们抗日,个人的一切都可以随便。 异中求同 两种国度一腔热血 《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中那些话与《绞刑架下的报告》所表现的精神是一致的? 【参考答案】 精神一致的句子有:“在看守所内心安理得”,“兄弟有坚定之信仰”,“个人可受委屈;但大众的事。应顾到大众方面,非如个人可以随便”,“个人都不要紧,可牺牲,可抛弃一切,但不能出卖大众,违反良心做事。个人尽可杀即杀,打即打,心中满不在乎”。 同中求异 一片苍穹各显风采 A.闻一多的1946年7月15日《最后一次演讲》演讲词选段: B.郭沫若 1948年,一大批民主的、革命的文化人在萧红墓前举行集会,郭沫若在会上作了五分钟即兴讲演。《在萧红墓前的5分钟演讲》选段: A.闻一多情绪亢奋,言辞尖锐,对敌人无情谩骂。 B.郭沫若先生那充满激情、富有哲理、幽默风趣的讲演特色。 同中求异 一片苍穹各显风采 C.邹韬奋 《在出狱欢迎会 上的演说》 根据课文内容,找出下面的词语: ①.自我“反省”,也只用了一个很普通的、不带感情色彩的词语“ ”。 ②.说到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同样也没有强烈的形容,只用了“ ”这样的平常的字眼。 ③.说到自己所付出的失去自由的代价,所用的字眼“ ”“ ”。似乎坐牢是很轻松的事情。 ④.但邹先生的演讲,又不完全是一味消极的。又有很在乎的事情,那就是“ ”。 无错 大众 随便 不要紧 很想早些出来,和大众做一些事情 同中求异 一片苍穹各显风采 C.邹韬奋《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 演讲词的特点 1.语气上平淡中见真情,谦和中透刚毅, 绵里藏针。 2.言辞上淡化政治和感情色彩,点到为止, 耐人寻味。 3.结构上简短有力,清晰而有重点。 本演讲属于低调演讲。 请同学们全体起立,齐声诵读: 你并没有离开我们,你还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