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复习要点及习题概要
第五篇 人口
专题16 人口增长
【要点】
1、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衡量人口自然增长的三个基本指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3、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特点
(1)工业化之前: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规模很小
(2)工业化初期:高出生率、死亡率明显下降,自然增长率明显上升,人口规模扩大
(3)工业化中后期:出生率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规模趋于稳定
(4)后工业化时期:低出生率、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规模最大,但有逐渐缩小趋势
人口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发展,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的共同特点是自然增长率低
4、人口年龄构成
(1)少年儿童人口:0-14岁。比重大,说明人口自然增长快,带来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
(2)劳动人口:15—64岁。比重大,说明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口红利巨大
(3)老年人口:≥65岁。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7%进入老龄化,比重≥10%,严重老龄化
5、性别比: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正常范围103-107
6、人口金字塔的三种类型及对应的典型国家(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增长型(少年儿童比重大)
发达国家:稳定型或缩减型
人口金字塔直观反映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
7、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其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人口措施或政策
(1)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导致经济增长缓慢,教育、医疗、就业等压力巨大,资源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对策是控制人口数量(实行计划生育)
(2)发达国家:老龄化和负增长,直接的影响是劳动力短缺、死亡率回升,青壮年负担加重,养老支出增加,消费需求不旺,影响经济发展等社会问题,对策是鼓励生育,引进青壮年移民,推迟退休
8、我国的主要人口问题及现行的人口政策年龄段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占总人口的比例(%) 16.60 —— 8.87 占全国流动总人口的比重
跨省流动人口
地区构成 流出 流入 四川16.8%
安徽 11.3%
湖南 11.0%其余.9% 广东36.7%
浙江9.0%
上海7.6%
其余.7% 流动人口
城乡构成 乡村 75.6% 22.8% 城市 24.4% 77.2% 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总数:26139万(人) 1、材料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材料我国近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人口大量流动对流出地的积极影响A、鼓励生育 B、推迟退休 C、接纳移民 D、计划生育
三、读上海的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回答:
材料一:上海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比表 单位:万人
第5次人口普查(2000年) 第6次人口普查(2010年) 常住人口 人口总数 1673.77 2301.91 户籍人口 1327.28 1404.21 非户籍人口 346.49 897.70 常住人口年龄结构 0-14岁 12.26% 8.63% 15-64岁 76.28% 81.25% 65岁以上 11.46% 10.12%
1、上海人口总量增长明显的原因是( )
A、死亡率下降 B、出生率上升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机械增长率上升
2、据材料一可知,上海面临的突出人口问题之一是( )
A、少年儿童比重大 B、劳动人口短缺 C、严重老龄化 D、户籍人口学历低
3、以下措施能缓解材料二所示的上海人口问题的是( )
①接纳外来人口 ②引进高素质人才 ③适当放宽生育政策 ④大幅增加工资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上海目前处于人口发展模式中的( )
A、后工业化阶段 B、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C、工业化初期阶段 D、工业化之前阶段
专题17 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
【要点】
1、世界人口分布的三种趋势——向平原集中、向沿海集中、向城市集中
2、人口密度:衡量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单位:人/平方千米
3、影响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地区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1)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西欧、北美东部,
自然因素:气候温暖,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水平较高(南亚除外),开发历史悠久(北美东部除外)
(2)人口稀疏区:湿热(热带雨林,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诸群岛)
干热(内陆沙漠,如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亚洲中部)
干冷(两极附近,如南极、北极、格陵兰岛、阿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