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作用-内力作用2003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2003概要

6 放射性 放射性元素在地球内部到处都是,可以利用放射性异常测井查找放射性矿物。 7 电性 地球具有电性,例如发电厂以大地作为回路。实测电场值与正常值出现偏差为电异常。可以利用电法勘探来进行勘查矿物。 8 弹性 地球具有弹性,表现在能传播地震波,因为地震波是弹性波,利用岩石的弹性,借助人工激发弹性波,可以勘查矿产及地质构造。 1 地球的圈层构造以地表为界,分为()和()。外圈层包括()、()和();内圈层包括()、()和()。 2 根据大气成分和物理性质的不同,大气圈自下而上分为()、()、()、()和()。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平流层的最显著的特点是气流以()运动为主。 3 地球内部有两个波速变化最明显的界面,其中第一个界面是(),第二个界面是();第一个界面深度很不一致,在()较深,在()较浅,最浅不足5km。根据这两个界面把地球内部分为三大圈层,即()、()和()。 4 根据地质作用的能源不同,把地质作用分为()和()。 5 从地壳发展史看,地壳运动总趋势是以()运动为主,()运动时派生的。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 (4)地震危害 唐山市机车车辆厂震后概貌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台湾省南投县集集发生7.6级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左右。该区有许多活断层,开始是“双冬断层”发生活动,同时牵动相邻的车笼埔断层的大规模滑动,导致断层沿岸地区的灾难性破坏,大部分地段被夷为平地。死亡2329人,伤8722人,失踪39人,倒塌各种建筑9909栋,严重破坏7575栋,受灾人口250万,灾民32万,财产损失92亿美元。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台湾省南投县集集发生7.6级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左右。该区有许多活断层,开始是“双冬断层”发生活动,同时牵动相邻的车笼埔断层的大规模滑动,导致断层沿岸地区的灾难性破坏,大部分地段被夷为平地。死亡2329人,伤8722人,失踪39人,倒塌各种建筑9909栋,严重破坏7575栋,受灾人口250万,灾民32万,财产损失92亿美元。 地震造成建筑物破裂,道路堵塞,并引发滑坡,使多数房屋倒塌 全球用地震仪测出的地震,每年约50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5万次,破坏性严重的一般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要隔若干年才发生一次。 1、世界地震带分布 主要划分为四个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 从南美洲南端起沿南北美洲西海岸,通过阿留申群岛,经日本、我国台湾、菲律宾到新西兰,主要是环太平洋的岛弧及海沟地带。地震频繁,浅、中、深源地震均有,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80%。 (5)世界及我国的地震带的分布 2)地中海——印尼地震带 西起葡萄牙、西班牙和北非海岸,经地中海、高加索、喜马拉雅山至印尼与环太平洋地震带汇合,亦称欧亚地震带。以浅源地震为主,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15% 3)大洋中脊地震带 沿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洋中脊分布,地震活动相对较弱。 4)大陆裂谷地震带 包括东非裂谷(地堑)、红海、亚丁湾、死海裂谷系、莱茵地堑等大断裂,均为浅源地震。 2.我国地震带分布 一般划分为五个主要的地震带 1)东南沿海及台湾地震带 属环太平洋地震带,以台湾最为频繁 2)郯城-庐江地震带 北起东北、经沈阳、营口过渤海,南经郯城、庐江达黄海地区,是我国东部强震带。 3)华北地震带 西起宝鸡,向东经山西达燕山西部,是华北地区内部破裂带发育的强震带。 4)南北向地震带 北起贺兰山、六盘山、越秦岭、过甘肃、经四川盆地西缘达滇东地区,活动频繁,是一规模巨大的强震带。 5)西藏-滇西地震带 属欧亚地震带。 (1)基本概念 1. 岩浆:是地下深部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分、金属元素,具有高温高压粘稠的硅酸盐熔融体。 2. 岩浆作用:岩浆在上升运移中与围岩相互作用,不断改变自身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最后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冷凝固结成岩浆岩。这种岩浆的形成、活动直至冷凝成岩的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3. 岩浆的类型 : 按SiO2含量划分为四种类型: 超基性岩浆45%;基性岩浆45~52%; 中性岩浆52~65%;酸性岩浆65% 3)岩浆作用 (2)岩浆作用的类型: 岩浆作用分为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 1.喷出作用:岩浆从地壳薄弱处溢出或喷出地表并冷凝成岩石的过程叫喷出作用(火山作用)。 有两种类型: 1)裂隙式喷发 岩浆沿地壳裂隙,较平静地溢出地表,常为基性岩浆。 2)中心式喷发 岩浆沿近于圆筒形通道喷出地表。火山有火山通道、火山口、火山锥构成。又分为三种: ① 猛烈式喷发:常为酸性岩浆。其粘性大,气体不流畅,直到压力足够大时才爆炸式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